搜索: 开始搜索

伏尔泰简介81句精选句子

伏尔泰简介

1、他要我们不要相信假说,不要从原则出发,不要试图拿原则去解释一切,而应该精确地分析事物,以怀疑的眼光,尝试观察这些事物是否与某些原则有关系。

2、没有画,“单向历”那种每日金句,也让人喜欢。

3、他的《论形而上学》几乎就是将牛顿和洛克的哲学通俗的复述了一遍。

4、在伏尔泰看来,宽容和精神自由是一个的意思。

5、比如我这么分享哲学史,每次都是几千字,半个小时的冗长的絮叨,人也不帅,嗓音难听,没有趣图,没有视频,肯定是没几个人看。(伏尔泰简介)。

6、有关英国的报导是对法国的正面攻击。信札后来的考订版《哲学信札》出版人古斯塔夫·兰逊对信札特色的概括可谓切中肯綮:“它们是掷向陈旧政体的首枚炸弹。”《哲学信札》报导英国的现代性和充满智慧的论战性,让法国读者自己去比较两国的社会制度。英国主要提供了法国匮乏的东西: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宗教宽容——归功于自然神论者的宗教宽容。

7、显而易见,伏尔泰描绘的这第一个孔子完全就是个中国的宗教首领。

8、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的,并且天下人都认为是公正的自然法律。

9、同样,《赵氏孤儿》的男性人物个个忠肝义胆,视生命为草芥。为了主人的家族香火延续,公孙杵臼毫不犹豫地以身赴死,程婴冷血地献出儿子的性命,成年后的赵氏孤儿则毫不犹豫地杀死义父,为家族复仇。而经过伏尔泰的大幅删节,原著中的男性人物仅存程婴一人,也就是张惕的原型。虽然程婴与张惕的角色身份和行为个性之间差异颇大,但是伏尔泰至少保留了他的核心行为:用亲生儿子的性命换取效忠对象的血脉存续。但是,传统中国社会之所以为程婴的行为所震撼,是因为程婴是牺牲自己家族的血脉来换取另一个家族的存续,这种牺牲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交换的意义,是对封建忠仆精神的超乎寻常的完美阐释。而伏尔泰在塑造张惕的角色时却表现得瞻前顾后,犹豫难定。剧作家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感到原作人物过于理性忠义,淡漠生命,缺少人性的暖色,令一方面又为程婴的义举而深刻震撼,体会到令人战栗的崇敬感。这矛盾的态度也导致了张惕成为全剧最受争议的人物。初期演出中,甚至演员自己都难以接受张惕的行为,以至擅自添上了几句台词:

10、思想若总是一副高冷的姿态,那就怨不得大众敬而远之。

11、上述那些话,你可能或多或少在很多地方读到过,而那可能只是伏尔泰诸多金句中的九牛一毛,在他著书岁月中,他每涉及一个主题发表见地,都会令当时文化界惊叹。即使放到现代,大众可能会觉得伏尔泰数量众多的机智和智慧缺乏深度,也很难不珍惜和原谅他。他确实拥有的是一个哲学家的智慧和全面的见解,伴随着对生活的热情,一种对自由和礼仪的正确预言的热情,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心灵战士。(伏尔泰简介)。

12、(2)危害。①此做法不但对学生的成绩提高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其他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变得自卑;②此做法会损害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对老师和学生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13、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14、他给一些哲学词条的解释,都很通俗,常识化,生活化。也都基本上是基于他的经验主义思想出发。没有深入的思辨,也经不起认真的推理论证。

15、第三次,发生海难的时候,庞格罗斯阻止老实人救雅克,认为海难是为雅克安排的;

16、1694年,伏尔泰出生在巴黎,父母给其取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他的父亲叫弗朗索瓦·阿鲁埃(FrançoisArouet),是一位富有的资产者,先是在法院做公证人,后来成为地方金库的官员;他的母亲叫玛丽·玛格丽特·杜马(MarieMargueriteDaumard),是一个聪明活泼、口齿伶俐的女人,出身贵族家庭,举止优雅。弗朗索瓦是她五个孩子中最后一个,这个孩子这么小,这么弱,以至于他们以为他活不长。他们在他出生后第二天就让他受了洗礼。

17、欧洲最早的大学,都是神学院,教授的都是神学。那个时候,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神学就是一种人类试图解释世界的方法。直到后来,才慢慢有了哲学、历史、医学,等等。直到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科学跟文学并起,才有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启蒙运动的余热不仅诞生了接下来的达尔文、爱因斯坦,而且这种科学理性的精神也一直延续至今。

18、在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作为领袖人物他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社会上的各个角落,他先进的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解放人的天性摆脱封建教会对民众的束缚,使得社会进一步的向前发展。伏尔泰的思想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在作品中他也敢于直接表达对教会的不满,在书籍出版后,他的思想可以间接的影响到更多人,于是代表伏尔泰思想的队伍便逐渐壮大起来,使得法国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进展的更加顺利。总之,伏尔泰的思想为社会带来了希望,社会的各个阶级在受到伏尔泰的影响后都有所改变,敢于迈出第一步同封建教会作对伏尔泰的评价

19、寻找幸福生活。他们到达了荷兰管辖的苏里南地区,遇到了一位可怜的黑人奴隶。他告诉老实人他们,自己的主人对自己很残忍,荷兰神父每个礼拜天都会跟他们说黑人和白人都是一个父亲(亚当)的儿子。但是,他对此充满了怀疑,因为如果黑人和白人都是嫡亲,那再也没有比嫡亲对自己更残忍的人了。听过黑人奴隶的话,老实人对自己的老师庞格罗斯的乐观主义已经怀疑到了极点,他开始大喊。之后,他们决定从苏里南乘船回去找古内宫小姐。船长告诉他,古内宫已经是总督最宠爱的情妇。老实人因为还在被通缉之中,于是让卡坎波去找古内宫,自己乘船去威尼斯等着他们。为了找船,老实人先是被一个荷兰船主骗走了一些钱和仅剩的羊。他去打官司,又遭到法官的冷漠和无礼。最后,他包下一间船舱,想找一个本地区最不幸的人陪自己航行,他愿意出路费和伙食费。虽然他发现所有候选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他还是在众多候选人当中选了一位他认为最不幸的。这个人叫马丁,是位学者。航行途中,他们亲眼目睹了远处两船对战的场景。他得知,其中一艘被击沉的船,正是之前那个骗他钱财的荷兰船主。恶人得到了惩罚,老实人又开始觉得庞格罗斯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完美而存在”的理论是对的。

20、《哲学书简》 《伏尔泰评述》《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21、教师补充:伏尔泰虽然历经坎坷,但他自始至终都忠于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信仰。他的这种为求真理,不怕迫害的大无畏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2、他以为用字母游戏就勾销了他的市民出身了。“伏尔泰”自封为贵族,抛开过去,现在门第高贵。他跻身思想界精英阶层,有着与贵族出身同等重要的情趣,还有了一个与之匹配的情妇。情妇的名字颇富装饰性,曰“科西布略·黎芙丽”(意为“靛蓝的书卷”)。他由此扮演起潇洒俊逸的洛可可骑士角色来了。尔后他又写出多部戏剧,为新国王路易十五(1723—1774)的宫廷群体献演,成就卓著。宫廷诗人的飞黄腾达已成定局,在宫廷文化中地位愈益稳固,无论在巴黎名震遐迩的沙龙,还是在都门近郊的贵族宫殿,人们都以一睹其风采为荣。

23、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24、伏尔泰自己也说“我为寻找和发表自己所喜欢的真理而度过了一生……哲学家的秉性不是怜悯人类的不幸,而是抚摩它。”

25、   法国画家勒莫尼耶的代表作《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悲剧〈中国孤儿〉》,是一幅宽度近2米的大画,画中的人物将近60位,再现了启蒙时代若弗兰夫人沙龙的热闹场面。画中的主角左侧身穿黄裙侧身的若弗兰夫人,沙龙的女主人。在她身前身穿红衣的是《百科全书》副主编、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达朗贝尔,他是弃婴出身,由达朗贝尔来朗读《中国孤儿》想必感情充沛。此间还有狄德罗、杜尔哥这样的大学者,以及亲王、公爵的各种政要。甚至连已经于半年前去世的孟德斯鸠也被画到这幅画里,聆听伏尔泰的作品。那么伏尔泰在哪呢?他本人还在瑞士费内,那尊摆在中央的伏尔泰雕像,像教父一样看着众人。

26、“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法律和安宁建筑在既最合乎自然而又最神圣的法则,即后辈对长辈的尊敬之上。后辈还把这种尊敬同他们对最早的伦理大师应有的尊敬,特别是对孔夫子应有的尊敬,合为一体。这位孔夫子……是一位教导后辈谨守美德的先贤古哲。”

27、1770年,伏尔泰在《哲学词典》中坦陈他对研究儒学的热情:“我认真研读了他(指孔子)所有的著作,我做了摘录。我在那里边只找到最纯正的道德,没有一点江湖骗子的色彩。”伏公的《页边笔记》和札记本都向我们证实了上面那段自述的真实性。在《页边笔记》中,举凡涉及孔子,涉及儒学的著作,伏尔泰都做满了标记,画满了下划线;而在札记本中我们也能找到诸多有关儒学的笔记,有时甚至还有他整段整段抄录的孔子语录。此外,他的个人藏书中也收藏了大量相关书籍,这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证实了伏公所言为真。

28、谈宗教、谈政府、谈商业,谈科学,也谈历史。

29、3 邮票美术馆—冬宫艺术品3-1966珍藏-银壶

30、   在所有作品中,真正可以称为乌东艺术代表作的还是伏尔泰的座像。根据我查到资料,伏尔泰有三座,分别收藏在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蒙彼利埃的法布尔艺术馆、以及今天的主角艾尔米塔什的收藏。三件作品中,巴黎和冬宫的是大理石材质,法布尔艺术馆的是赤陶,从规格上说,巴黎的165cm,冬宫作品高138cm,法布尔的最小120cm。

31、然而,伏尔泰研习儒学的路实际上是很漫长的。伏尔泰是在西雷宫撰写《论风俗》一书时才“发现”孔子的。他描述的第一个孔子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耶稣会士们提供的信息,所以这个形象与中国宗教问题紧密关联。1745年,在《人类思想史新提纲》中,他用以下这些话简要介绍了中国宗教:

32、材料三 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是权利;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

33、既有实地调查,又有道听途说,每一封信都像一篇寓言故事,如随笔札记一样,娓娓道来。

34、——第一层意义当然就是“爱人”,要像对人那样对待同类,不管这个人的社会阶层、地位如何;

35、《哲学辞典》的主要部分是应百科全书派的《百科全书》要求写的词条,是写给公众的而不是专家的哲学通俗读物。

36、第二次,在保加利亚对阿尔巴尼亚的战争结束后,看着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村庄被保加利亚人烧成灰烬,老实人觉得符合战争的原则;

37、在外漂泊大半生的伏尔泰,1778年2月,84岁的伏尔泰最后一次回到巴黎,像凯旋的英雄一样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38、伏尔泰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思想以及文学领域。他倡导要解放人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以及自由同时也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者统治。

39、第四次,当他被荷兰的那位好心人雅克救回家之后,又重复了同样的话;

40、只是在有些国家,有些时候,常识最稀缺,真理不可得,就需要知识分子用通俗易懂的话,最好还是漂亮的话,表达出这些真理和常识。

41、教师继续引导:伏尔泰如此才华横溢,但人生经历却并不平坦,先后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后又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达三年之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42、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笔名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43、做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的秘诀就是告诉别人一切。

44、伏尔泰以法国思想大师笛卡儿和英国自然哲学家牛顿为例说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区别。博林布鲁克曾建议伏尔泰阅读牛顿出版于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伏尔泰却毫不掩饰地支持“我们的笛卡儿”。他十分钦佩笛卡儿面对巨大阻力寻找真理的勇气,而不以贵族的博物学和烦琐哲学教条为满足,赞颂笛卡儿活泼而丰沛的想象力,无此想象力,笛卡儿就绝不可能产生如下理念:浩瀚无垠的宇宙充满着异常细小不可视的物质微粒,它们如同风中的尘埃或像流水一样不停地在四处回旋。一切运动均可用回旋来解释,笛卡儿如是推论。但伏尔泰说,在充满物质的宇宙中,这种回旋系统只是一种臆测的理念罢了,犹如一部“感觉敏锐的长篇小说”,尽管内容丰富,但既未得到证实,又未用数学计算出来。

45、卡拉斯事件之后,伏尔泰又为新教徒西尔旺、拉巴尔等人鸣冤,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使他们恢复名誉。伏尔泰呼唤平等、公平、正义、宽容,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46、英国的思想自由和政治自由的气氛让伏尔泰赞叹,也羡慕英国作家和哲学家能够无所顾忌地公开发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看法。

47、但丁《神曲》:事业爱情双重打击下的“神作”(关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48、通常我们认为伏尔泰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实际上。他同样也反对无神论,坚信一种理性宗教的必要性。

49、最终,他被允许回到巴黎。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打动了皇室、政治领导人和文人。1745年蓬帕杜夫人任命他为皇家史官。他接受了教皇授予他的荣誉,并为其写了一个剧本。1746年,52岁的他当选著名的法国科学院院士。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有忠实的朋友,也有忠实的敌人。

50、2 邮票美术馆—冬宫艺术邮票2-1966珍藏 金鹿

51、以笔名“M.deV.”秘密发表的《哲学信札》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君主政体和教会势力以及给法国科学界定调子的笛卡儿信徒们全都被激怒了,认为伏尔泰对英国人的赞誉就是对法国的主流宗教、国家体制和哲学传统的肆意攻击。于是有人到巴黎最高法院起诉。 

52、面对这样的攻击,耶稣会士们不得不起而反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礼仪之争”。在这场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争论中,两个阵营的传教士们写出了大量的书信、论文、回忆录、书评……其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涉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尽管论战的每一方都夸大了自己所熟悉和更具说服力的方面,但将他们所写所言综合和总合起来,倒也向欧洲人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华帝国的方方面面。当然,在所有这些关于中国的描述中,耶稣会士们的作品影响面更广,功效也更大。这既得益于他们能获得生动及时的信息——因为他们在中华帝国的上层社会编织了足够深广的关系网,也得益于他们掌握着大量丰富真实的资料——因为他们一般都精通汉语,有较好的中国文化修养。

53、漫长的旅途中,他几乎没有经历或见证一件积极的事情。作者用紧凑的节奏,在途中安排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与社会弊病,让“老实人”去经历、见证、思考、成长、成熟,慢慢摒弃盲目乐观主义,变得中庸实际。

54、伏尔泰在法国并未得到真心的欢迎,所以他转向永恒的自由堡垒。1754年,他在法国和瑞士边境上一个叫凡尔纳的地方买了一处房产定居下来,并把它命名为德利斯(LesDelices),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终这样安排了自己的生活:既在瑞士,又在日内瓦领土上,同时又在法国享受着独立。”这里有花园,有树木,有鸡,有牛,世界似乎离这里很远。“我在这里生活得如此高兴,”他写道,“以至于我很惭愧。”

55、老实人终于和卡坎波会和了。卡坎波告诉他,古内宫现在土耳其一个王侯家里当奴隶,人也变得丑陋。卡坎波把自己一路的遭遇告诉老实人:他们先是被海盗抢走了财宝,后来也被卖去当奴隶,现在还是奴隶身份。老实人打算先把卡坎波赎回,再去寻找古内宫。在去土耳其的船上,老实人发现为他们划船的两个奴隶竟然是他的老师庞格罗斯和古内宫的哥哥,原来他们竟然没有被吊死和被自己杀死!老实人花钱把他们赎了回来。

56、教师播放《启蒙运动》的纪录片,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讨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欧洲贵族都争相与他结识。如果让你评价伏尔泰,你将如何评价他呢?

57、这在我们东方人看来,觉得太不可思议,不过想想20世纪的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我们现在不是还难以理解么。

58、伏尔泰大约在1728年末返回法国。他用信札形式记录下留英时学到的东西,向读者介绍英国的宗教、政治、风俗、科学、哲学和文学。信札是他返国后写的,即写于1729年至1731年间,但他把信札伪托成《英国书信集》,1733年英文初版,标题为“LettersConcerningtheEnglishNation”,但未引起大的轰动。对于大多数英人而言,这位访问者有关英国人及其文化的记叙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一年后,信札法文版在鲁昂秘密印制,并在巴黎的文人和哲人咖啡馆内非法推销。作者的姓名编成密码“M.deV.”(“伏尔泰先生”的缩写)。信札成了高雅读书界的日常谈资,人们立马看出信札批判社会制度的猛烈爆炸力。

59、▲ 卓越的记忆力和出色的头脑,让年轻的伏尔泰几乎总是带着骄傲的神色

60、作者: (法)波莫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者: 孙桂荣 / 逸风 

61、伏尔泰的《哲学通信》是政治论战性质的著作,借着介绍英国而抨击法国。

62、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

63、本书将描述欧洲史和记述西方哲学人物传记结合起来,市场上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图书较少。

64、“不再去爱和不再值得被人爱,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死亡。”

65、结果父亲坚决反对,将其送入法科学校,只是他实在不感兴趣,后来中途退学。

66、伏尔泰没有被逮到。这一次,他潜逃到了法国东北部的西雷,一个破败但很可爱的乡村庄园,这里非常幽静,是夏特莱侯爵夫人的领地。侯爵夫人是他的女友。她是一个智慧伙伴,读过大量文学和哲学书籍,学过科学和数学。两个人一起热情学习,不停地写作,没有理由地相爱了十四年。宁静的隐居生活使得伏尔泰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写下了许多史诗、悲剧及历史、哲学著作,这些作品的发表使得伏尔泰获得了巨大声誉。

67、一个学生成绩下降了,为此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他。对此,你怎么看?

68、   他创作的哲理小说《查第格》里完全照搬了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篇《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内容。《警世通言》里的庄子假死,妻子爱上了新欢,新欢得了疾病,妻子就要用庄子的脑子救他,没想到这时庄子根本没有死,是在试探之前信誓旦旦的妻子会不会不变心。伏尔泰的《查第格》里把庄子变成了古代的巴比伦公子,而救人的由脑子改成了鼻子,巧的是这一段也是第二篇。

69、到达理想之国。他们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便决定去卡宴(法属圭亚那的首府)。然而,他们经历千难万险,却在无意间来到了厄尔多拉多。这里是传说中秘鲁的“黄金之国”,他们的祖先是印加人。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非常富有,随处可见用来装饰的黄金和宝石。当地人认为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石子和泥土,不解为何贪婪的西班牙人会为了这些东西而大肆屠杀。老实人接着向当地人询问他们的宗教情况。当地人虽然信仰上帝,但认为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们觉得多神论、祈祷、牧师、修道士、火刑,这些都无法理解。见识了黄金之国后,老实人觉得原来的一切并非都是完美的了。他们被送去国王宫殿会见国王,又得知,会见国王不需要繁文缛节,只需要拥抱国王并亲吻国王的两颊。国王非常睿智、友善、优雅,还给了他们优厚的款待。之后,有人带领他们又进一步参观了这个城市。他们发现,这里没有法院、议会、监狱等机构,只有科学宫,里面是各种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仪器。

70、于是,他们几个人一道寻找古内宫。当他们见到古内宫时,老妇人也在那里。老实人看到古内宫已经变得丑陋不堪,他把古内宫和老妇人一同赎了出来。尽管古内宫变得丑陋,为了履行誓言,老实人还是打算娶她。可古内宫的哥哥仍然非常傲慢,他不能容忍妹妹做出有辱出身的事情,不允许妹妹嫁给一个低于男爵地位的人。老实人跟众人商议此事,决定把古内宫的哥哥再还回给船主做划船的奴隶。

71、ISBN978-7-301-24935-2

72、说到金句,很多人喜欢“小林画画”,既有金句,又有漫画。风趣幽默,自然招人喜欢。

73、小阿鲁埃小小年纪就感受到贵族与市民阶层紧张的社会关系。他身为市民之子,生于路易十四世纪的末期,这对他似乎是件尴尬事。老阿鲁埃当过王室顾问,服务于路易大帝的宫廷,且成就斐然,这样事情就更加复杂化了,小阿鲁埃能就近体验新兴资产阶级与贵族日渐激化的对抗。贵族特别重视出身和传统的差别。他就读于耶稣会办的贵族学校“圣路易大帝”中学,为日后当法学家或国家高官做准备。可小阿鲁埃在这里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贵族子弟生活轻松,大多住单人房;他却不得不与四个市民子弟挤住一间,室友喧闹,使他不能专心向学,尤其干扰他的业余最爱——写诗。他颇富诗才,多次获校方奖励和奖金。

74、可见,“仁”字浓缩了儒家学说中所有关于人学的层面。正是这样一种人本主义最使伏尔泰激动。伏尔泰终其一生,都在不懈追求这种人本主义,积极耕耘这种人本主义。希望将人视为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如法国文学史家雷蒙·纳弗所总结的:“他的书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焦虑:人;一个事实:人。”

75、人使用思想仅仅是为了遮盖错误,而用语言则是为了掩饰思想。

76、“与其将一个无辜的人判罪,不如错救一个有罪的人。”

77、伏尔泰也是哲理小说的开创者。比如他的《查第格》、《微型巨人》,我们熟悉的是《老实人》。

78、莎士比亚《麦克白》:对“命运”最好的诠释(关于“文艺复兴”)

79、作业:路易十六曾说过“是伏尔泰和卢梭灭亡了法国”,为何他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80、第二次,老实人、庞格罗斯和好心人雅克一起乘船去里斯本,庞格罗斯讲起自己的遭遇的时候,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