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58句精选句子

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法治要求慎用死刑。在大卫的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主人公裸露的瘦弱身子衬托出坚强的意志,一边高举左手对弟子们谆谆教诲,一边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酒杯,老师的淡定无畏和学生的聚精会神巧妙地融合在一个本是恐怖的死亡场面,震撼人心。

2、“有一种关于此事的说法在人间秘密传授,说人生如在狱中,不能自己越狱潜逃。我觉得此说深奥,不易理解。我认为最好是说神灵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灵的所有物之一。”(62B)

3、按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被驱逐总比接受死刑要好。可是,这回却轮到苏格拉底不干了。他对众人说:“不管我在哪里,不提出质疑,我就活不下去,没有省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你们也可以对我处以罚款,可是我什么也拿不出来,我不是有钱人。”

4、当时雅典的检察官要求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可是这一建议立即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其中反对声音最高的偏偏就是之前判处苏格拉底有罪的雅典公民陪审团成员。因为这些人虽然讨厌苏格拉底,但却并不想杀死他,更不希望自己成为杀他的凶手之一。因此,大家建议采用一条折中的判罚:将苏格拉底驱逐出雅典。

5、这就是有名“车裂之刑”,被行刑的是秦国丞相商鞅。

6、这就是说,在古代希腊,个人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的(即柏林所说的“消极自由”)。

7、以不可见的事物和结果来作为说理的依据,就变成了一个人的信仰问题。这样的哲学训练过程显然处在哲学和神学的交叉地带。

8、他的理解是,遵守判决是为了彰显法律的严肃性。作为一个哲学家,连“非正义的判决没有遵从的义务”这一简单道理都没弄清楚;他想到的是遵守法规,树立权威,维护国家秩序,却忽略掉了“恶法是伤害正义的罪魁”又一简单道理。可见,作为著名哲学家的他,所代表的古文化的局限性有多大。

9、哲学家的畅想往往摆脱现实的引力,但现实世界的运行法则如同万有引力定律一般真实而不可撼动:精明的政治家遵循权力而非政治道德行事。我们看到了用哲学规训权力尝试的结局,它引发了“君自叙拉古来”的讽刺;我们也看到了用哲学对抗权力尝试的结局,苏格拉底之死寓言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是它的最佳注脚。

10、裴洞先讲述了苏格拉底和妻子告别的一幕,苏格拉底在看到妻子嚎啕大哭被人搀扶走以后,说了一番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看法:

11、但必须澄清的是,苏格拉底所倡导的“经过省察的生活”与“私人化诉求”,完全不同于号召雅典市民闭门静思,不过问公共事务,而是希望通过诉诸培养公民独立思考这样的方式来避免公民对城邦权威的盲从和屈服。试图将城邦公民的标准从宗教和神性的转变为哲学和人性的——合格的公民不再是醉心于宗教事务或者修辞学式的诡辩,而是长于思考和通过思考分析问题。

12、在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世界,苏格拉底之死就不仅成了一个问题,而且成了现代人心里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13、达维德画作《苏格拉底之死》,描述了苏格拉底就义当天的情节。黑色背景下,身穿白袍的苏格拉底坐在光亮处,身边围绕着他的弟子、朋友,多是悲伤的神色。苏格拉底面容平静,右手伸向装有毒药的杯子,左臂弯曲指向天空,意喻他为了单纯的、绝对的理念,可以平静的、从容的接受死亡。苏格拉底向上的手指仿佛点亮了黑暗、恐怖、冷峻的牢狱,在众人的悲伤中,临终的苏格拉底平静之中仿佛饱含着激情。

14、柏拉图相信灵魂的存在,而且不同人的灵魂往往处于不同的空间里。他设想,有的人的灵魂,被捆绑于黑暗的洞穴中而不自知,会认为黑暗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有的灵魂已经看见了洞口的一丝光亮,正努力试着挣脱捆绑向光亮处爬行。当然,也有的,已经跋涉出了洞穴,看见了灿烂的阳光,正朝着正义与幸福前行,奔向那个追求中的理想国。

15、有意思的是,在格贝表示对死亡的恐惧依然不容易消除时,苏格拉底让他寻找会念咒的人,说希腊有很多好人、也有很多外国人,苏格拉底让格贝遍访寻找一位念咒者。(78A)

16、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17、复合的事物容易解体,非组合的东西不容易解体。那些始终如毫不变化的事物非常可能是非组合的,而变化无常的则是组合而成的(78C)。“等”、“美”等形(相)的存在是始终如一的,众多具体的东西则是不断在变的(78DE)。一切和合变化的事物是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而那些不会变化的东西则要用“心”(Mind)才能把握(79A)。身体是可见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灵魂是不可见的始终如一的东西(79B)(类同性的体现)。灵魂使用身体来察知(perceive),被身体拉到变动不居的事物上的时,就会像个醉汉一样颠倒错乱。灵魂单独关照(reflect)自身时,就清醒自明,与永恒想通而始终如一(79CD)。灵魂最像那神圣不朽的神明;身体最像那人间多样的凡夫(80AB)。

18、苏格拉底问:“我们相信有死这种事情吗?”。Jowett的英译本是:Doweattachadefinitemeaningtotheword‘death’?(64C)。按英译本的意思,这个问题是,“我们是否给‘死亡’一词赋予了一种特定的意义?”,和中译本的意思略有不同。

19、苏格拉底申辩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苏格拉底不仅追求生的意义,也追求死的意义,他的那种死亡方式:对轻薄指控者、无良审判者、不义判决书的嘲弄和对死亡世界神话仙境般的素描。

20、如果说革命是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那么洞穴哲学家的献身,同革命者一样,目的在于将旧秩序中受桎梏的人带出,进入新的、真实的、善的世界。

21、苏格拉底与商鞅所处的时代,被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它创造了人类的文化基础。

22、在论证了灵魂存在于我们出生之前后,辛弥亚和格贝依然抓住人们普遍有的一种恐惧,害怕人死魂散,存在告终,让苏格拉底论证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

23、作品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在悲痛欲绝的朋友围绕中正准备喝那杯毒药……,柏拉图坐在床脚,手里拿着一只笔,身旁放着一卷纸,他是这场城邦冤案的见证人。他在苏格拉底死时才29岁,但是大卫把他画成了一位老人,须发皆白,神色凝重。走廊里是苏格拉底的妻子桑娣帕,由两名狱卒陪送从牢房子里走出去,以免她失声痛哭而影响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哲学讨论。苏格拉底最亲密的伙伴克里同坐在身旁深情百倍关切地凝视着这位大师。递毒酒的朋友侧身低头不忍直视。

24、 有人会问,对于像苏格拉底这样一位大哲学家,雅典人似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对权威人士的尊敬,仅以区区罪名,即判以极刑。

25、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

26、同样的问题,西尔贝克在《西方哲学史》导论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不过我们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对它多一些了解!”。如果把句子中的“精神行装”换成“灵魂”就会有点儿柏拉图的意思,至少在我看来会比较好懂一些。

27、“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28、苏格拉底就义当天,柏拉图因为生病,没有在场,达维德的画作中却出现了柏拉图的形象:他身穿白袍,端坐在苏格拉底床尾,低头沉思。达维德在柏拉图身下的石凳上签名,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柏拉图。达维德把柏拉图画得和苏格拉底一样大,而不是像实际那样比苏格拉底小约30岁,而且,让柏拉图穿上与苏格拉底同样的白色袍子。

29、   苏格拉底却反问:“难道逃走就符合公平正义了吗?雅典的法律虽然不公平。可是服从它的判决,维护’法律至上’的秩序,这不正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吗?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

30、   第二天傍晚,当最后一缕夕阳穿过铁窗时,苏格拉底举起狱卒端来的毒酒,一饮而尽。这位智者,用生命诠释了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31、19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尼采在他的著作《快乐的科学》《朝霞》等著作中曾强烈抨击苏格拉底,把苏格拉底称作“乐观主义的科学精神”的“始祖”。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最早显现于苏格拉底人格之中的那种对于自然界之可以追根究底和知识之普遍造福能力的体现”。

32、在《申辩篇》中,对苏格拉底的两项指控分别是“不虔敬与败坏青年”。雅典当局指控他破坏了雅典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与基本原则,并因此损害了城邦的关键利益——我们今天或许难以理解虔诚的宗教信仰对于政治实体的重大意义,但不可否认,宗教或者非宗教信仰对于政制的构建具有着重要作用。

33、如前所述,把对苏格拉底的审判称为民主形式,是长期流传于学界的一个误解。因为,在古希腊本身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主。民主,只是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大解放“抛弃神权”之后,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和洛克《政府论》等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在社会治理框架中引入社会契约精神,之后才真正开始实现的;而民主之真正成为社会实践,是在英国“大宪章运动”和“光荣革命”之后,逐步成功的。

34、这段对话,虽然不无道理,但多少让人读来有点禅宗式心灵鸡汤的感觉,你若照此行事,虽然会有些收益,但依此并不能找到幸福。这就如同,禅师们伸出来指向月亮或者什么东西的手指,即便能让你真的顿悟什么,却因了那玄之又玄的所谓机缘,往往让你永远如坠五里雾中,不是使人更明白了,而是恰恰相反。

35、苏格拉底的生计是石匠,但世传最讨喜的苏格拉底形象,是他每天都会在雅典的广场上来回走动,然后随机地拦下人询问。拦下来的可能是一个出名的政客、辩士,或者出名的大言欺人之徙。他请教他们认为人生应如何,连串问题令他们无法招架,他们被逼入死角,承认自己看法荒谬。

36、苏格拉底并没有犯罪,法律却判他有罪。行刑前,他的朋友克力同已经为他打通关节,劝他逃走。苏格拉底却谢绝了,他拒绝逃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正义”的思考。苏格拉底说,他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不正义;未经雅典人释放,擅自逃脱是践踏和毁坏法律,是不正义;不可以以错换错,以恶报恶,他要言行一致,践行正义。

37、2000多年后,文艺复兴与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再一次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最终换来的,也只不过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眼中等而次之的民主政体。然而,人们所借助的思想力量,仍然少不了古希腊三位先哲。艺术家们拿起画笔,重现了苏格拉底之死的伟大意义。

38、这不是太难以令人理解了吗? 殊不知,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任何个人权威的。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甚至没有政治的权威。唯有一个权威,那就是人民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相比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

39、翻翻现当代哲学家写的西方哲学史会发现,这个西哲研究源头性的概念基本上是被忽略的。在罗素的哲学史前言中,罗列了介于科学和神学研究领域之间哲学研究的十几个问题,没有一个直指它。斯通普夫和菲泽撰写的哲学史,对它也是语焉不详。

40、苏格拉底接着把这个道理,借用伊索寓言的方式重新讲了一遍:

41、对学生提出的这个困惑,苏格拉底说出了自己对去世如何的看法:

42、       相传,苏格拉底师徒有一次关于什么是爱情、婚姻与幸福的对话:

43、公元前399年春天,诗人迈雷托士、修辞学家赖垦、复辟民主政府中的政治家安匿托士控诉苏格拉底慢神和蛊惑青年。苏格拉底辩护自己没有,但陪审团仍以280票对220票,宣告年已70岁的苏格拉底有罪。审判官采用原告提议,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44、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45、相反,在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述中,苏格拉底常常献祭,常常说是神明指教了他,说人是神预想的对象,人应当了解自己认识的局限,不要夸耀,因为最有智慧的当属神。苏格拉底说,他不曾是任何人的老师,不曾传授任何人知识,他只是像马虻粘在马上,刺激懒惰、迟钝、肥大的马,就像唤醒昏昏沉沉生活中的人,而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是神赋予自己的使命。

46、读完《裴洞篇》,要说谁对苏格拉底的怀念之情最深切,恐怕无人能出柏拉图其右了吧。

47、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48、有的灵魂,不愿意来生再做人,选择当了一支天鹅。一些曾经作恶的灵魂,由于前生全部苦难的记忆,选择了来生做一个不涉公职的普通人的生活。即便那个抓到最后一号的灵魂,只要他用心审慎地做出选择,也仍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生活地等着他。

49、以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入手,柏拉图巧妙展现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不过,首先回答的却是最后一个问题——“哪一类死”。

50、这种严肃态度恰恰是苏格拉底巨大威胁与能量的体现——一位拥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哲人,持有对城邦最神圣制度的反对态度,如果雅典对此能够表示宽容,那么无疑只能说明雅典对于自己的制度也依然丧失了信心。

51、通过第二次论述,辛弥亚似乎被苏格拉底说服了,但他指出,这只能说明灵魂存在于一个人出世(生)之前。一个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的说法依然有待证明(77B)

52、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的罪名似乎是莫须有的,没有确凿的犯罪行为,其言论也没有导致直接的伤害。但在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同于现代。无论什么指控,无论犯罪行为是否确凿,也无论是否造成直接的伤害,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

53、同时在“人民”看来,他的言行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某种伤害,因为他的弟子参与了推翻民主政治的活动。

54、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苏格拉底之死》,创作于1787年,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雅克·路易·达维德(1748-1825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  

55、苏格拉底之死是对城邦政治和民主原则的赤诚奉献和深刻检验

56、关于苏格拉底形象的解读,“最善良、最正直、最智慧的第一哲人”的形象,“殉道者”的形象,都源于柏拉图所讲述的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所相信的苏格拉底。

57、(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弗拉-卡内瓦莱的油画《理想的城市》,象征信仰的教堂,指征胜利的凯旋门,代表竞技与娱乐的竞技场,以及法庭与住房,一样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