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81句精选句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彻底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方法,把被颠倒的主客体关系再次颠倒过来。对马克思写作《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

2、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意见。他首先对“外在必然性”提出解读:

3、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则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

4、    官吏获得薪俸,被黑格尔看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最高同一形式。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吏获得薪俸只是保证了与市民社会成员的生存相对立的官吏的生存,那么市民社会和官僚机构的对立依然存在。

5、由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实际上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批判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大概描述为这样的态度:一方面,马克思对辩证法所宣称的革命性态度以及黑格尔以自由意志立论的立场是抱有赞赏和同情的姿态的,这与他接受甘斯版本的黑格尔法哲学影响以及他在1837年寄给他父亲的信件里面对黑格尔的激赏能够对应起来。另一方面,在《莱茵报》任编辑时期经历的德国官方的种种压迫,以及对议会中阶级对立的认识,使得马克思开始以现实的目光重新批判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最后,便是马克思希望能够将其自身的理论视野带出超越单纯的德国问题的理论范围之外,进入对当代知识的最深刻批判,从而找到克服德国问题乃至欧洲问题的想法,使得其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正如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面说的: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而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对这种国家哲学与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的和最完整的阐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联系了起来,如马克思认为:“被剥夺了一切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2)(P345)这就接近于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的思想。马克思后来指出,人的解放“它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2)(P466)这实际上也意味着马克思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虽然这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7、因此,“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也就是说,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费尔巴哈的这一唯物主义方法

8、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宣言》正式出版。

9、由此我们首先可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为何从国家篇开始来批判?从国家篇开始可以批判什么,容易忽略什么,抑或马克思并没有忽略什么,而是另有深意?

1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新时代青年面临着多元而复杂的价值冲突,很容易导致价值迷失和自我迷失,从而容易陷入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泥潭。比如,“娱乐主义”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用“娱乐至死”的谎言遮蔽了真理、抹杀了个性、戕害了自由直至对人的物化;历史虚无主义在唯心史观的支配下,以否定“历史选择”的客观性、否定“人民选择”的主体性,对党史、新中国史的歪曲、丑化和污蔑;等等。因此,“批判”应该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以“人的解放”为价值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器”,撕碎那些错误思想观念所虚构的虚幻的花朵,砸碎那些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堵上那些以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为精神抚慰的歧路,从而引导青年一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实现自我价值。

11、这一点我可以归结于过去——现在——未来  但是这个是站在人类历史的时间线索在叙述的,形成了一个同构性的结论。

12、可见黑格尔是如何把现实经验的偶然性凌驾在理念的必然性与概念的丰富性之下了。

13、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实际上没有批判黑格尔本身思想的合理内核,但是却揭露其形而上学态度造成的严重的逻辑扭曲。马克思在后面直接就指认了这一扭曲的后果:“这样一来,经验的现实性便如实地显现出来了;这种现实性也被认为是合乎理性的,但是它之所以合乎理性,并不是由于它本身合乎理性,而是由于经验的事实在其经验的存在中被附加了另一种超出其本身的范围的意义······现实性变成了现象,但是除了这种现象,理念便没有任何其他内容了。”

14、  《导言》明确指出:“它(批判)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它的对象是自己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7)6在这里,马克思将当时的德国制度比作“批判”的敌人,将“批判”比作“向德国制度开火”的武器。因为运用“激情的头脑”对德国的政治以及资产阶级制度——“非神圣形象”进行揭露,只是对“某个学派”的腔调进行批判,更进一步的问题“不在于敌人是否高尚,是否旗鼓相当,是否有趣”,不在于通过“解剖”这种制度从而揭露它,而在于采取彻底否定的方式,将“敷粉的发辫”和“没有敷粉的发辫”完全驳倒——“问题在于给敌人以打击”,从而彻底消灭这种精神已经被驳倒的制度。

15、(5)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

16、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去看待内容,单纯从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里面去看“定在”、“实存”、“现象”与“现实”这些概念的发展路径,我们就会更清楚黑格尔的意思:整个逻辑学体系划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论按照黑格尔的安排是一个真理上层层递进的关系,即每一步都比上一步要更接近绝对的真理。其中,“定在”出现在“存在论”的“质”的部分,“实存”出现在“本质论”中“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这一部分,“现象”作为单章而出现在“本质论”部分,而在“现象”之后,才是所谓的“现实”。可见,在黑格尔那里,现实要比前述概念更接近于绝对真理的把握,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看“现实”的界定,这点会更加明显:

17、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同时也是马克思严肃的自我批判。在黑格尔看来,现实的理念即绝对观念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抱着一定的目的进行活动的。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家庭、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理念在运动过程中从自身把家庭、市民社会分离出来。因此对黑格尔来说,重要的不是在国家中寻找人的活动,而是“在国家中寻找逻辑概念的历史的再现”。马克思在评述黑格尔的观点时说:“国家制度是合乎理性的,只要它的各个环节都能消融在抽象逻辑的环节中。国家区分和规定自己的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特有的本性,而应根据概念的本性,这种概念是抽象思想所固有的被神秘化了的动力。因此,国家制度的理性是抽象的逻辑,而不是国家的概念。我们得到的不是国家制度的概念,而是概念的制度;不是思想适应于国家的本性,而是国家适应于现成的思想。”(2)(P267)

18、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19、这一部分的论述表明马克思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里已经揭露的市民社会本身的异化与政治国家的政治异化之前具有同构性。也就是说:费尔巴哈的方案是有限的,它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种异化,而寄希望于民主制的实现来对这些异化进行克服。由此,也可以推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视野下,暂时于批判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异化同构问题的深入挖掘。而这点需要马克思自己补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并深入解读市民社会,利用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论述之后才能获得,那时具体呈现出来的是对费尔巴哈的“自然人”观念的批判。

20、哲学探究的是理念,因此它并不探究人们通常所谓的单纯的概念······一切不是被概念本身所设定的这种现实性,都是暂时的定在,外在的偶然性,意见,缺乏本质的现象,非真理,欺骗,等等。

21、黑格尔也讲到人与人的活动,但它被看成是从属于理念活动的。黑格尔不是从现实的人引伸出国家,而是从国家引伸出现实的人;不是把国家看成是人的最高现实,而是把君主看成是“国家的最高现实”。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给抽象的实体、理念写传记,于是人的活动等等在他那里就一定变成其他某种东西的活动和结果,其次是因为黑格尔想使人的本质作为某种想象中的单一性来单独活动,而不是使人在其现实的人的存在中活动”(2)(P272),因此全部确实的经验的存在,都被思辨地转化为理念的各个环节。

22、因此,结合现实,马克思逐渐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德国的思想界和自己的思想。

23、★ 备注:请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订阅热线:010-59366555

24、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亦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

25、亦称《克罗茨纳赫手稿》。马克思一部未完成的书稿。1843年3月中至9月底写于克罗茨纳赫,原稿共39张,其中第一张没有保留下来,标题为出版时所加。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1卷,标题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国家法批判(§§261—313)》。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

26、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7、国家怎样同家庭和市民社会发生关系,——这是由“情势、任性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所限定的。因此,国家的理性对国家材料在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的基础。从这一基础上燃起国家的火炬。国家的材料应理解为国家的事务、家庭和市民社会,因为它们是国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国家本身的参加者。

28、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29、阿伦特对此的评价并不高,认为马克思对现代的实证科学的研究导致了远离了希腊和雅典传统。就我自己是不赞成阿伦特的看法,对她也没有过多的好感和推崇,原因是读过她的许多书,很多概念很惊奇但不细腻。而马克思在此时法哲学批判时期仍然是人道主义的捍卫者,也就是从德国古典传统以来的逆反心态,从这境遇来看,通过无产阶级,历史也就能够意识到真正的人性的解放而实现哲学,因此便不是宗教能够实现解放,而是人的哲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说出德国人的解放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并没有把德国人等同于古代社会希腊人的解放,而是更多的对法国高卢人进行赞誉,但同时法国大革命对古典政治和民主的推崇又是德国解放所需要的。

30、这个转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同“自由人”的决裂和“苦恼的问题”。蔡老师首先结合自己工作的切身体验来阐释面对苦恼问题重要性,强调我们不能回避现实的问题。而后,他点明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转折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反对黑格尔的人当中,没有人能逃出其体系,就连最极端的克尔凯郭尔,也依然附属于黑格尔这个巨大的体系。而马克思却认为费尔巴哈说出了“新东西”,即物质利益,他就像一个炸弹,把黑格尔封闭的“意识的圆圈”炸开了一个缺口。这启发了马克思,使他的写作对象离开形而上学,转向现实的政治领域、法的领域等,其中就包括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31、第二是指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改变生产关系,这是一个社会发展自然的物质力量。

32、从使用“批判的武器”开始,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到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最后形成强大的“武器的批判”,完成了“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全过程,实现印度独立。

33、    通过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法哲学背后的唯心主义的根基:认识的所有对象,事实上整个宇宙都是一个绝对的主体,一个绝对精神的产物。马克思揭示黑格尔法哲学的二律背反,表明他开始摆脱曾经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并建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到不是理念决定现实的事物,而是现实的事物决定理念。马克思用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去看待法哲学,也就得出了与黑格尔法哲学相反的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使马克思找到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

34、        “批判”需要坚持批判和自我批判相结合

35、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真实的相互关系弄颠倒了。”在他那里,“应当成为出发点的东西变成了神秘的结果,而应当成为合理的结果的东西却成了神秘的出发点。”(2)(P294)本来,家庭和市民社会产生了国家,它们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它们是从现实的理念产生的。它们结合成国家,不是它们自己的生存过程的结果;相反地,是理念在自己的生存过程中从自身中把它们分离出来。”(2)(P251-252)他反对黑格尔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理念的各种规定”,而是强调它们是“人的存在”的各种社会形式,“人的本质的实现”、“人的本质的客体化”。所以同黑格尔把理念视为国家的内在奥秘相反,马克思提出“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2)(P293)的论断。

36、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37、(2)李忠军,钟启东.《导言》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J).教学与研究,20

38、第三:全面批判黑格尔哲学,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中心,阐述了正在形成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9、《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亦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

40、《雇佣劳动与资本》从1847年下旬开始,以“雇佣劳动与资本”为标题,用社论的形式陆续发表在《新莱茵报》上。中文译本收入《马克思恩格斯》第6卷。

41、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42、对于各种法律规定在时间中的突出表现和发展加以考察,这是一种纯粹的历史的研究······这种研究在其自身的领域里固然有其功绩和重要性,但与哲学的考察无关,因为出于历史原因的发展不得与出于概念的发展相混淆,而且历史的说明和合法性辩护,也不得扩展为具有自在自为有效的那种合法辩护的意义。

43、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44、第一:论证了“异化劳动”概念,论述了正在行程中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45、但是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按照马克思从1837年以来一直对黑格尔哲学的学习来看,马克思是比较熟悉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由此,这里就涉及到马克思如何看待黑格尔的辩证法的问题,因为事实上,根据黑格尔本人的行文逻辑,整个法哲学不过是其逻辑学的演绎产物,是其绝对理念在经历人间社会的时候所经历的的一环而已。所以,在这里就必然会遇见辩证法的内核以及辩证法所处理的内容的张力问题。马克思在选择对法哲学进行批判的时候必然考虑到如何突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问题。马克思展现出一种逻辑的审慎:他没有直接因为黑格尔没有站在费尔巴哈的立场而否定黑格尔,而是通过展示黑格尔本身的逻辑思路来突出其逻辑学与法哲学的内在矛盾,并且通过这些矛盾证明逻辑学与法哲学的不兼容性,从而揭露黑格尔形而上学的不合理性。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不合理性,而不是辩证法的不合理性。他在这点上与黑格尔保持了一种继承的关系。

46、马克思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维护德国现存制度的本质,指出这种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表现,论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革命任务。

47、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一方面在论证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自然性,另一方面却不敢发动革命。这是因为它有两个缺陷把哲学完全看作是精神上的批判忽视群众作用,认为群众只是群氓

48、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著名论断,还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法学辩证法思想,提出了在矛盾分析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唯物主义法学辩证法观,进而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49、费尔巴哈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宗教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完成了另外一个颠倒: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国家不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2)(P270)就是说“国家”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50、  《导言》正式提出了关于批判非常重要而丰富的论述,不仅为我们明确了批判的实质,指明了批判的出发点、着力点与落脚点,而且提出了批判需要“坚毅、尖锐、胆识、无情”,需要“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需要“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等等。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使《导言》当之无愧地成为充满批判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开篇之作。尤其是《导言》提出的对德国社会现实的批判要“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更是达到了对现代性有原则高度的批判。(5)海德格尔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只有“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6)383

51、马克思在借助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勇敢地闯入了费尔巴哈不敢涉足的社会历史领域实现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颠倒。他抓住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从费尔巴哈在黑格尔体系中打开的缺口继续深入,要求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观上实现对黑格尔的颠倒。他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满足于固守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这块地盘,这就使他虽然借助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在对人的理解上却超越了费尔巴哈。

52、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费尔巴哈”是指卢格的“费尔巴哈”,也就是黑格尔左派里面的领袖卢格对费尔巴哈的思想的政治实践改造,对马克思有影响。所以在这里还不能完全说明马克思理解的费尔巴哈就是费尔巴哈本人的学说。

53、蔡老师首先以马克思的一句话来作为此次导读的开题:“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而这恰恰是蔡老师此次导读活动的核心观点——“抛弃需要幻想的处境”,此后的内容便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

54、    那么,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性和抽象性的同时,是否认识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性不仅在于它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而且在于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现实的叙述”。正如恩格斯所言,“凡是稍微懂得一点黑格尔的人都知道,黑格尔在几百处地方都善于从自然界和历史中举出最令人信服的例证来证明辩证法规律。”对此,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中夹杂着丰富的经验事实,他能够“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现实的叙述”,不是得益于他的泛逻辑主义的方法,而是得益于对经验事实的概括。但是为了迎合逻辑体系的需要,思辨哲学或者以经验事实冒充哲学的发现,或者歪曲经验的事实,将之变成形而上学的公理,比如把“国家的不同的方面就是各种不同的权力”的经验命题当成哲学上的发现,把“国家由家庭和市民社会构成”的经验事实歪曲成国家理性为了实现自身将自身下放到家庭和市民社会,把“君主的意志是最后决断”的经验命题歪曲成“意志的最后决断是君主”等等。这些分析为马克思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5、    不仅如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还揭示了黑格尔自由实现方式的虚幻性并最终确立了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新哲学的任务。黑格尔法哲学视国家为自由理性的存在。当然作为自由理性存在的国家不是“近视的政府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所认为的经验中的普鲁士政府,而是他在思辨理性基础上构建的客观精神之显现的理想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代表特殊利益的市民社会和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达到同个体根据整个社会普遍的、理性的意志行动,从而使国家理性也即是自由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对意志自由的论证就通过论证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的方式来完成的。

56、亦称《克罗茨纳赫手稿》。马克思一部未完成的书稿。1843年3月中至9月底写于克罗茨纳赫,原稿共39张,其中第一张没有保留下来,标题为出版时所加。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1卷,标题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国家法批判(§§261—313)》。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

57、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身。”

58、对比于马克思则是“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对此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到是,列宁认为当国家祛除它的神秘形象,国家也就是一个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一个工具,因此,只要无产阶级的解放(暴力革命),打破了阶级关系,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也就导致了国家会衰亡,因为国家本身就导致国家衰亡。可以说,这一点与马克思是极其一致的,我在这里对列宁做出更深刻的赞誉,列宁是20世纪能够理解马克思哲学逻辑的真正传人。但是这一点远远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是不是无产阶级解放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呢?所以有些人的看法,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理性宗教来看,将真理与权力进行了一致化处理,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59、《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60、主要是因为黑格尔的法哲学里面主张国家高于市民社会,国家是精神的更高阶段,是“地上的神”。

61、(4)(德)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

62、德国人民反对德国制度就需要对德国制度进行批判。批判这种落后的制度,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

63、现任南通大学江海廉洁学社社团负责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部副部长。获得南通大学2020-2021学年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南通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参与社团、学院团学活动,多次获评“优秀个人”“积极分子”“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64、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收)

65、黑格尔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二律悖反。一方面是外在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目的。国家普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特殊利益的统似乎在于个人对国家所尽的义务和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是同一的(因而,例如尊重财产的义务和占有财产的权利是相吻合的)。

66、前面,存在和实存曾经出现为直接事物的两个形式。存在一般来讲,是没有经过反思的直接性,并且是转向对方的过渡。实存是存在和反思的直接统因此实存即是现象,它出于根据,并回到根据。现实事物是上述那种直接统一的设定存在,是达到了自身同一的关系;因此,它得免于过渡,并且在它的表现或外在性即是它的内蕴力;在它的外在性里,它已返回到自己;它的定在只是它自己本身的表现,而非他物的表现。

67、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68、由此我们可以部分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何马克思要从国家理论开始批判黑格尔。根据前文的描述,一个是因为对国家议会性质的质疑,使其转向对国家理论的现实的关注,一个是当时莱茵报的整体氛围以及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去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当然,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原因,即青年黑格尔派本身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官方宗教批判,其批判矛头开始转向了政治领域。而这点马克思在1844年初出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面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69、“人的社会特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抽象的人只是作为法人即社会团体、家庭等才把自己的人格提高到真正存在的水平。”(2)(P292)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就是人的存在的社会形式,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也就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时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看做人的本质的实现,看做人的本质的客体化,那末家庭等等就是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为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也就是一切人所共有的。”(2)(P273)

70、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是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法律观向唯物主义法律观转变的重要标志。

71、文本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了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还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条件。

7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继续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并将其引向深入,指出宗教是“颠倒的世界”产生的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是旧的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社会基础,由此对宗教的批判是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在德国,这种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现在必须要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即应该“向德国制度开火”。而在马克思看来,现存“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因此,“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以及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做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这些论述,为进一步的批判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还继续之前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人类解放的途径和依靠力量问题。在他看来,先进理论能够发挥革命性的作用,但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突出革命理论必须同革命实践统一起来。同时,马克思在阐述中还首次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问题,提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在他看来,“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从而第一次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作用。

73、根据我的明见,——这种明见必须仅仅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统握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统握和表述为主体。

74、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75、德国革命的目标是人的解放 而不仅仅是政治解放。政治解放即资产阶级革命,使市民社会产生,但市民社会人和人却处于对抗之中。人的解放是指拜托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分离。在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是人的解放者,但是在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对封建力量进行反抗的时候,德国的无产者就已经出现来反抗资产阶级了,因此革命的主体落在无产阶级手中。另外,德国的无产者可以看到在实行资本主义革命以后法国无产者的现状,从而知道资产阶级革命只是政治解放,而转而要求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解放

76、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77、这样一来,黑格尔似乎解决了私人领域与国家领域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是通过权利被国家所承认并且保护而具体表现出来的,而从黑格尔的思路来看,国家的“伦理性”范围本身比这种私人的利益要更加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理解私人利益与私人权利的合法性,但是不能通过私人权利与利益的合法性完全涵盖国家的这种伦理性。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则首先是国家背后的这种“伦常理念”首先先于私人领域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个人的意志而扩展到家庭以及市民社会,接着再最后回到自身的完整表达:国家——这是有问题的。外在必然性的这种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因为‘从属性’和‘依存性’是缩小独立的本质并与这种本质相矛盾的外在关系,所以‘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关系是一种‘外在必然性’的关系,即违反事物内在本质的那种必然性的关系”。也就是说,理念从“内在目的”里解决了私人领域与国家领域的冲突,但是又通过自己的无限性与私人领域中的有限性的比对,而产生了具体的“外在的冲突”,也就是具体经验内容的规定与调整权力属于国家。换一句话说,即黑格尔虽然通过说明伦理是自由的具体实现而能够包含具体的私人利益与权利并赋予它们内在的合法性,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逻辑上必然的,因为在这里具体内容通过伦理性获得的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形式的证明,即它是通过不能通过它自身的内容来得到它自己的合法性的伦理来得到自己的合法性的,但这种内容是怎样的,与具体利益以及权利有什么关系,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可以这么说:我知道这种权利是合理的并且是符合伦理的,但是它之所以符合伦理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内容符合伦理——从具体权利与利益的内容与伦理的关系来看它们还是冲突的,因为前者属于经验,是“有限的”——而是因为它们被不是它们本身的东西所解释,这种解释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我也不知道。我更不知道为什么偏偏是这几种权利以及利益会被选中成为具有“普遍性内涵”的权利以及利益。

78、经典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

79、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80、在从思想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生活方面------即在现实中实现哲学继而消灭哲学方面,大多数哲学家都没有触及,这使得哲学的作用多数时候只停留在思维上,而没有切入实际,从而不具有物质力量。但是在历史进程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