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意境最高的禅诗45句精选句子

意境最高的禅诗

1、佛教基本宗旨是解脱人世间的烦恼,证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寂然界,所以佛家称离烦恼曰寂,绝苦患曰静,一切诸法皆是寂静门。禅宗所谓禅定也为达到这一境界,其观照是所谓“寂照”,就是用寂然之心去观照万物寂然的本质。寄兴于空山寂林,到禅房静室或大自然中寻求寂静清幽的境界,是盛中唐诗人参禅的一般途径,很多诗中都表现了这种无人之境。如:

2、9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契此插秧诗)禅道想通,佛道相亲,难怪后世能万教归一。10 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梦幻,世间唯有妙莲华。(王安石和诗增女)真是英雄到老皆依佛。

3、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 临江仙·送钱穆父 》

4、第用典贴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

5、周紫芝《竹坡诗话》盛赞此诗“幽深清远,自有一种林下风流”。再如:

6、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唐·鸟窠

7、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8、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0、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起伏,人有生老病死的轮回。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执着留恋。不要只知忙眼前短暂的荣华富贵,还要忙于我们绵长的未来。一个生命的出现,总要给世界留一个纪念。好句素材:净化心灵佛诗禅词20首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11、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12、贺知章是唐代诗人,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他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又因他的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13、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14、些小言辞莫若休,不须经县与经州。衙头府邸陪杯酒,赢了猫儿卖了牛。王维最美的20首诗:诗中有画,句句皆禅王维最美的20首诗:诗中有画,句句皆禅

15、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咏蝉》),也。关于禅的诗句《禅诗一:找到自我》

16、梦中光景醒时因,醒若真时梦亦真。莫怪痴人频做梦,怪它说梦亦痴人。

17、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李端

18、他们的现代禅诗或者“涉禅”的文本作为代表性个案与典范提出来,完全是由其创作实践的丰富性和在未来发展的可观性决定的。禅以其独有的东方传统魅力影响着诗人们的创作,这对当下过度反讽、解构、戏谑、审丑的“低诗歌”和缺乏想象力与语言创造力的“平白”口水诗,以及那些无关痛痒、缺少生命形上思维的,与民族诗性脱节、缺少文化关怀的生活场景的描白,易沉溺于日常小情绪与焦躁、苦痛的表演,缺少内质精神和审美性的诗歌,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校正,为当下诗坛乱象突围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乃至新诗百年最具可能性和可观性的一次希冀尝试。陈仲义在《打通“古典”与“现代”的一个奇妙入口:禅思诗学》一文中,肯定了“现代禅思”与诗结合的重要的开拓性意义,沈奇在评《洛夫禅诗》集时也提到:“百年中国新诗,要说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丢失了汉字与汉诗语言的某些根本特性,造成有意义而少意味、有诗形而缺乏诗性的缺憾,读来读去,比之古典诗歌,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味道,难以与民族心性通合。”(⑥),由此可见,“禅”这种基于传统美学精神的审美追求,永远不会过时,且越来越彰显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智慧在现代的一次胜利,也从侧面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对在现代语境下找寻本民族的诗性冲动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9、其实,整个《枫桥夜泊》,打动日本人的,不止是那孤独的忧伤,更有诗中的“寒山寺”三个字。这叫日本人无比仰慕,不惜隔空山寨的寒山寺里,也藏着一个在中国相对低调,却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寒山。寒山,出身官宦世家的唐代一代诗僧。这位寒山寺的创立者,《全唐诗》里存诗312首的牛人,一生倡导诗歌的白话风格,却不为当时人所理解。他的朗朗上口的诗歌,曾被同时代唐朝诗人的光辉所遮盖,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绽放出异彩,那通俗易懂的风格,同情民间疾苦的主题,越发受到后人的尊崇。其独特魅力,正如寒山本人生前所说: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大约在中国元朝年间,寒山的作品传入到日本,然后就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推崇。比起唐代其他诗人来,寒山在日本,更成了另一种“红人”。不但诗作一版再版,甚至日本小说家森鸥外,更“加工”寒山的履历,写成小说《寒山拾得》,更成了20世纪日本的火热畅销书。对“寒山寺”的情结,自然就成了日本人心中,一种越发深深扎根的情怀。因此,作为一首咏叹寒山寺的诗,《枫桥夜泊》也就“人气”持续飙升,成为了日本人心中,中国诗歌的不朽经典。热爱如此之深,虽说也叫好些国人咋舌称奇,却也证明了另一个硬道理:博大精深的中国诗歌文化,就是拥有这样恒久的包容力。参考资料:《东瀛的“枫桥夜泊”情》、《寒山拾得》

20、人有两种,一迷一悟,迷的是现象,悟的是真理。迷人常于相上打转,被境所牵;悟人了知真相,便于世间来去自如,不为所动,正如“一树春风有两般。”

21、(2)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22、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乐道任遨游.盖间茅屋牵萝补,开个柴门对水流。

23、不知走了多久,此时却迷在小径中。四下无人,只能自问自答,用我的形体,来问影子,接着该往何处走?佛不能度众,唯有众生自度,不可只依赖外面的善知识,而要向内在的大善知识参悟才是啊!

24、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描写了僧人的日常起居,流露出冲淡的禅意。

25、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26、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黄庭坚《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一)

27、“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有朝必有暮,花开必花谢,此现象是必然的,故无须付予太多的感伤及无奈。看清它,则不为所惑;了解它,则不为所苦。一切境界,皆是因缘生灭、聚散离合,此是真理、是道呀!

28、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和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的对话辑集。

29、陆龟蒙:“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30、门庭清净就是闭关入禅了,何必还要枉费钱财去买山闭关呢?只要心里坦荡如月亮,那么,即使在家也比出家悠闲。悟道在心,而不在于形式。

31、在唐诗之中,有很多类似的诗歌,禅宗喜欢打禅机,说禅语,所以,要是在诗中将禅意写得太明显了,便反而不好了。唯有将禅意写得更加隐晦,埋藏得更加深,那么在品读的时候,才更有趣味呢。正所谓佛度有缘人,只有真正能够拨开迷雾,从诗歌的表象,看到诗歌的内在本质之人,才是真正懂得禅诗的人,这才是与佛有缘之人呢。

32、我们的自性本是清净光明,只是被世俗、尘劳、烦恼所掩盖,只要把心灵上的尘垢除去,内心的光明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33、王维诗的画境,还具有恬淡宁静的特点。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尽管无人喝采,诗人远离尘世的喧嚣,夜深人静时,独自弹琴,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积的块垒。《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阴暗潮湿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定格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34、译文: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地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世间上的人,又往往不识自己,愚昧、苦恼,多么可怜!

35、山不转水转,人不转心转,心被境遇束缚则烦恼,心能驾驭境遇则喜悦。乐莫大于无忧,苦莫大于多欲,富莫大于知足,贫莫大于贪婪。

36、春送僧·无名氏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37、世间有世间的道理,红尘总有人情世故,顺应时势,安于本分,可得人生平安。

38、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39、  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40、唐雍裕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五代楚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唐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41、当六根清净,六识出六门,不染六尘;如人处红尘,心不染着,故说“身心清净方为道”。若要彻底悟道,就当破除一切习气、无明的惯性,故不可随过去的习气而为,应逆转而上,故借“退步原来是向前”来说明修行的过程。

42、言归本诗,《鸟鸣涧》第二句“夜静春山空”,用了"空”字,毫无疑问,这首诗也是禅诗。如果你还不信,那咱们就从第一句开始阐述。

43、溪上遇雨二首·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次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44、现代禅诗以其特有的民族审美特征,和深锲“汉味”精神内核的禅与诗结合的艺术表意魅力,为当下诗写提供了推进的契机和格局突围的最大可能。但当下对现代禅诗的界定标准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理论的模糊性,更多只是停留在传统宗教禅理、古典诗质的意境、表意趣味与现代感的简单连结关系上,或仅作单纯“泛禅”文本与内容形式的展示,以及对西方诗学技巧、哲学观念的“畸形”应用。少有将生命机趣、生存体验、生命意识,内在的禅本心、本意、本性与眼前物、日常事、当下境真正融汇贯通,难以企及禅诗圆融通和的大悦、大美、大化的真如境界。而真正好的禅诗作品大多出自有深厚的禅文化积淀,禅修经验丰富的“居士”或佛信徒之手,所以现代禅诗的发展还只是一次初浅的尝试,有不少空白亟待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