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哲学书籍阅读顺序45句精选句子

哲学书籍阅读顺序

1、我们也许可以说,看最好的书,是阅读者最美好的享受,然而,读一本没那么好的书,你的确会少点享受,甚至有咬到沙子的不舒服之感。

2、欢迎点击上方蓝字"shootingstar|書影"关注我们

3、第如果这些不同的意见一直存在,可能就指出一个没有解决,或不能解决的大问题。知道真正的奥秘所在是件好事。第哲学家意见合不合其实并不重要,你的责任只是要厘清自己的思路。

4、可能性和现实性: 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到了现代,如果还有人把生儿育女、持家养老简单粗暴地扔给女性,没关系,用女权主义哲学家波伏娃的理论反驳回去。

6、有人说,看哲学书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哲学书的目的恰恰是省时间。因为,哲学书是由历史上最聪明的头脑写就的。他们思考一个问题要多久?你自己去思考同一个问题,达到同样的深度,又要多久?

7、它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滋养出“有趣的灵魂”;它也是我们在信息时代保持独立思考,逃离“乌合之众”的精神守卫。

8、唐诺的《阅读的故事》和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9、很长时间中(至今依然),我们眼中的书籍世界只有一堆伟大的“一书作家”。(哲学书籍阅读顺序)。

10、学术论文,指的是它的专业性。你不会突然指望自己一下子能看懂《航天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与维修》吧?哲学著作是用自然语言写的,但究其本质,同样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著作。想要拿起来就读懂,是不可能的。这和一个人的智商无关,而只和学习有关。

11、本书揭示了哲学中的问题如何与当下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阐述了我们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我”到底是谁?对我来说活在世上意味着什么?我在什么意义上是自由的?死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的?……本书并不打算一劳永逸地回答所有这些问题,而是希望以一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的方式继续将它们提出,同时也尝试性地做出一些回答,以帮助我们理性地与这些问题共同生活。

12、一个了不起的书写者,尤其是愈了不起的书写者愈难以避免的失败,我们也可以说,这正是他替自己定下一个万难达成的目标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13、假设借助这种划分来说读哲学书,好像有点特殊性。通常我们认为的基本的,第一个层次的能力,就哲学书的阅读经验来看,就已经比较困难了。因为哲学书通常比较难以读懂,这是在日常当中就可见的。其原因在于,通常的哲学著作都具有抽象性,体系性,论证性等特征。抽象性源于哲学探讨问题的原则性,即哲学大多探讨基础性问题,由于基础问题的“基本性”,所以其具有“大”、“空”等特点,比如形而上学,大多只能做形式上的描述而不能做具体刻画。记得我最初读哲学著作时,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作者不可以举一个例子呢?其实很多哲学原理是很可以举出例子的,但遗憾的是哲学著作当中的例子少之又少。现在想来也可以理解了,因为任何对原则性的阐发一旦举出实例,都有被缩小或固化的可能,从而造成读者的理解变得局限。甚至于从根本上将原则性问题搞成了具体问题,并且在思维定式上一去不复返,造成后续理解的巨大偏差,即总以为作者说的是具体问题,而全然顾不上对原则性视野的维持。

14、首先阅读的五本书是:柏拉图《申辩篇/克里同篇》、洛克《政府论·下篇》、卢梭《社会契约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密尔《论自由》,这五本书都非常薄,而且文笔都不错,比较有可读性,如果这五本都看不下去么,别的也就算了。

15、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这时速读的技巧就能帮你解决问题。

16、因为它以为被消耗的、被伤害的只是他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意志的他者——自我伤害,自我掠夺(如果有这样子的说法),就像年轻人恶整自己头发,在皮肤上刺青和穿洞,我们最多只能讲无知和任性,很难说它不道德。

17、即使你自以为没有思想立场,不想被“老子与儿子”的辈分关系所累,你也无法遁于哲学之掌的阴影:你将被时代归类存档于与世无争的“厌世哲学档案馆”而整天在文字的阴冷之秋里病病殃殃、哼哼呀呀。

18、14两句:描述《西游记》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19、这篇文章始于我和醒来编辑卢易的一次对话。他叫我给他开一个书单,我介绍了几本关于人工智能和具身认知的书,并详细告诉他该以什么顺序读、怎么读。他觉得受益很多。恰好到了要给醒来供稿的日子,卢易就说,你干脆写一篇“如何读书”吧。我说好,就写“如何读哲学书”,因为闲书、工具书不需要教,喜欢读就去读就是了。

20、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这些读书笔记能带给你一些收获,祝开卷有益。

21、真正的书写同时是人最精纯、最聚焦的持续思考过程,是最追根究底的逼问,是书写者和自己不能解的心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讨价还价。

22、后人的作品总是受到前人的影响。如果你先读前一位的作品,他可能会帮助你了解后人的作品。

23、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24、我们并非真的都那么忙,真的长时段的,一辈子一直那么忙,我们只是有太多的必需品,得投注大量时间去取得去保护。

25、原因和结果: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6、有些太过沉重、会妨碍行动的思维并不合适携带在身上(比方说你很难时时刻刻想死亡的问题过日子),必须以遗忘或至少暂时搁置不理来处理。

27、而除非你能真正起身接触到它们,把自己提升到同样的层次,否则你所挂念的这些好书只会使你厌倦而已。

28、女人当然不是天生该如此,这些都是男权社会集体意识的绑架。

29、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30、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他所谓真实包含哪些条件?—这也是在读任何一本书时都要提出的问题。你所阅读的这位报导作者真的知道事实吗?是否知道被报导的人物私下的思想与决定?他有足够的知识以写出一篇公平客观的报导吗?

31、185的谐音,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的生日。

32、在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家打得呜呜哭²¹的马老爷子²²那里寻觅从无产阶级的脖颈上砸落的枷锁。

33、哲学著作不是商品。所以它才会难读。所谓不是商品,就是说它们不是给一般消费者看的,不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哲学家并不关心自己的书卖出了多少本。所以,他们在写作时照顾的是专业读者,而非一般读者。

34、很多人说读书是逆人性的,读书不能像刷短视频那样获得即时的感官的满足感,其实不然,快乐是有等级的。一旦你跨过了习惯养成的门槛就能获得的更高级别的心流快感,这正是幸福人生的关键。读书,是门槛最低的幸福。 

35、搞文学创作,首先要弄明白为谁而创作,在思想与艺术之间,搞清楚谁是老子?谁是儿子?

36、所以,困惑是有感受的,而且感受异常深刻到甚至丢不开;是有线索的,而且线索往往还大多太凌乱还编组不起来;是有方向的,尽管明晰模糊的程度不一。

37、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38、当然,还有另一种不同意是来自知识的不相当。比较无知的人和超越自己的人争论时,经常会错误地表示反对的意见。

39、而马克思手里举着的国旗,代表他一生中的主要活动地点,当然也就是德国。

40、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

41、质量互变主要是讲任何事物变化都是量变到质变,有一个过程。物理变化到化学变绝非一日,因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最简单的例子,刚蒸熟的馒头不会马上发霉,放几天后就会霉变,就是最好说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试玉要燒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都是质量互变的注释。

42、首先看一本比较好的《政治哲学史》如施特劳斯或萨拜因写的,这本书肯定是看不懂吃不透的,但是可以对政治哲学史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和大体的源流了解。接下来应该读政治哲学的原典,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照兴趣一个一个读就可以了。我个人还有一个自己整的阅读顺序,可能会比较循序渐进一点。

43、播种时机要恰到好处:早了,胎芽会冻死;晚了,农作物到霜期还未成熟。

44、人是情绪与偏见的动物。他们必须用来沟通的语言是不完美的媒介,被情绪遮盖着,被个人的喜好渲染着,被不恰当的思想穿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