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61句精选句子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

1、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2、☞名著导读丨《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西游记》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

3、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4、(正确示例)此时路旁看的,几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5、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6、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7、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8、不过,六三与六四位阶比九二高,亦可率领部分军队,并且未必听从九二的号令。六三阴爻空虚,又怎能临阵杀敌?所以下场很惨,载着尸体回来。六四当位,知道要后退驻扎,还算合乎常规。

9、释义: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

10、释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形容有极其伟大的意义。

11、(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

12、释义:意思是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13、释义: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14、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说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15、六五为天子,九二为大夫。战争时,天子下令,勇武刚正的大夫担任将军。两者配合,则战争较有胜算。

16、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7、(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18、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19、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20、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21、☞初中必背古诗文及其注释翻译(文末可下载电子打印版)

22、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3、(擐甲披袍):擐:套;披:穿。套上铠甲,穿上战袍。指做好战斗准备。

24、(枕戈披甲):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同“枕戈坐甲”。

25、(正确示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26、出自: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7、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28、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29、(提示)本意是形容美丽的景色。后来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30、释义: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31、(图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32、(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33、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4、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5、初六是:军队出动要按照纪律,不顺从的将有凶祸。若是军纪涣散,作战岂有胜理?兵凶战危,所以师卦有三个“凶”字,而只有九二有个“吉”字。九二居中位,又有六五正应,所谓“王三锡命”的“王”是指六表示九二要奉命统帅全局才有胜算。

36、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7、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38、☞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

39、(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40、释义: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

41、☞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42、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3、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44、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

45、释义: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46、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47、(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48、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49、(解析)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出自《再乞罢详定役法状》。

50、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51、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52、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53、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54、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经常独自把玩,从不让别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珍藏起来。后来,他们俩得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55、☞2020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56、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7、厉,通“砺”,猛烈。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58、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59、☞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

60、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