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36句精选句子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1、由“心外无物”出发,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2、与其等到后来出兵征讨,不可收拾,不如现在就把匪患扼杀。

3、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中国哲学天生具有实践品格,所以求知问学与道德践履,就成了一对既相辅相成又彼此冲突的概念。用《中庸》里的语言表述,知又称为“道问学”,行又称为“尊德性”。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具体的修学实践中,学人经常会顾此失彼或者是此非彼。朱熹和陆九渊就曾在这个命题上分歧巨大、争执不下:朱熹强调“道问学”,即以求知问学作为人格完善的前提;陆九渊强调“尊德性”,即以体认本心作为圣贤之学的关键。到了王阳明的时代,历史无疑赋予了他整合二者并且超越二者的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

4、凭着用计谋造出的声势,王阳明顺利攻下南昌城,一举占领了宁王老巢。

5、——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冈田武彦关门弟子钱明

6、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7、至此,宋明理学开始扬帆起航,名家大儒不断诞生,群星璀璨、光彩夺目。邵雍、张载、程颐、程灏,朱熹、陆九渊、林希逸,元吴澄、许衡,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朱得之,等等。作为中华文明主流文化的正统儒学,在经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之后,充分吸收佛道两家的优秀养分,终于迎来了新儒学春天的勃勃生机。

8、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外部事物,而在人的心中,是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他认为,理不是朱熹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9、有很多富豪明明有很多钱了,但是还继续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获得那份肯定,也就是成就感。

10、科技前瞻|硅谷科技商业预言家凯文•凯利最精彩的演讲:未来12个趋势...

11、在我看来王阳明心学就是特别实用主义或者说行动主义的。王老师翻来覆去强调的就是,你要先立志,有成圣人的大志向,然后遵从你的内心,去做内心真正觉得对的,改掉内心知道不对的。

12、信奉王阳明心学的人有很多,比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打赢日俄战争的日本将领东乡平八郎自称一生拜阳明,稻盛和夫也是心学的实践者。

13、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

14、继往开来,核心不变。中华文化又将迎来盛世。国人需要擦亮眼睛,把握核心,与时代同步。

15、此刻,我的心就像宇宙一样无垠,就像夜空一般晶莹。体现了王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16、王阳明把他的“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指出了“致良知”的真谛。

17、(解读)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8、 如果一个人一味沉浸于过去,对过去的经历耿耿于怀,既丢失了现在,也会失去了未来。

19、《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他的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近代日本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得益于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就如梁启超所言“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在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20、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21、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22、看起来还是有点文字游戏,强调这个知行合一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是,让你在学习的时候,要时刻求其“放心”——把心放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行”的层面去思考学习的意义。

23、王阳明说良知如佛说的“本来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元意义”,是人生各种意义的根据、本体。这个本体却是个虚灵,不能着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变,它是妙观察智;在任何环境中,它是贯通心物、建立意义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让人生生不息进取超越的大圆镜智。地,无水是焦土;人,无智是僵尸。良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根本慧,让我们随我的“分”去建立意义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见性,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断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24、识道,求道,悟道,合道,御道。神人道法术,凡人术法道。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阴阳交互。煌煌中华,绵绵不绝。

25、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何清除心中的杂草。他回答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26、“人有建功立业的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心当成常态。我们应该时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你把自己锻造成一个良知光明的人,这种机会总来找你。况且,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播心学,让天下人知道圣学法门,相比而言,建功立业就成了副业。”

27、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而是内有良知则外有良行,如果没有致良知,就不会实际的善行。

28、《王阳明大传》便是这样一部诚意之作,它权威、丰富、平易、真挚,并有一种浓厚的情感藏于字里行间,只为让你了解真正的而不是为误解的王阳明,让你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

29、王学左派的“良知”所主张,无论我们多么卑微,都和圣人一样具有完满的良知,无须做学问,也无须痴迷于繁琐的修行,只要达到顿悟,就可以变成圣人。

30、黑石集团CEO苏世民新书《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中坦诚分享了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看看你符合几条?

31、这是石破天惊的颠覆性的观念革命。他第一次提出了“心外无物”这样重大的哲学观点,这与西方大哲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近乎一个意思。

32、王阳明人生的最后两年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他的心学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徒之多引人咋舌;另一方面,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33、其弟子对宗师崇拜和爱戴,四处讲学,倾动朝野,风行天下,亦为明代空前未见,有力地促进了阳明学派的形成和确立,使阳明学成为一代之学,王阳明成为一代名师,并奠定了在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

34、王阳明把他的“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指出了“致良知”的真谛。

35、(解读) 认识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的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知识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