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孔子论语70句精选句子

孔子论语

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孔子论语)。

3、吾民族远自伏羲、神农、黄帝以来,已历两千五百年之文化累积;下及春秋晚世,乃有孔子之诞生。故孔子乃是吾民族文化累积两千五百年以后之一结晶。使非有民族文化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累积,则何得出生有孔子!而自孔子以后,迄今又逾两千五百年。此一结晶,乃光辉灿烂,色泽鲜润、历久而弥新,屡化而益厚。故吾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化传统,实惟孔子一人,承前启后,可以作为其代表。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5、孔子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七十岁时儿子孔鲤去世,七十一岁时学生颜渊去世,七十二岁时学生子路去世。孔子于七十三岁辞世。

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7、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9、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做事是不是做到了尽心竭力、一心一意?和朋友交往,是否足够真诚、守信?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能不能按时复习并很好地掌握?

1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12、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13、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14、他在三十岁左右,受大夫孟氏之托,教导其弟子有关礼仪的细节。孔子自此开始教学生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形成一个独特的师生团体,以讲学修德与治国利民为目标。他在四十岁时,对于人间的问题(包括个人的修养与国家的治理)已达到“不惑”的程度。到了五十岁,进而“知天命”,明白自己有天赋的使命,准备从政做官、造福百姓。(孔子论语)。

15、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16、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19、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泯灭。施惠于人,本身又无所泯灭。《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厥后经常使用以形容有实利而未几费财帛。绕口令十则绕口令十则

20、孔子死后,因其子孔鲤先他而亡,无人为他守丧,于是许多弟子主动聚集在他坟边,为他守三年之丧。守丧期间,弟子们回忆老师生前言行的点点滴滴,分别有所记录,后来再由有若与曾参二人的弟子编纂成书,形成了《论语》一书的初型。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22、遇事不察,是为人不够谨慎的表现,是处世不够明智的表现。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4、孔子开办平民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人才,而所谓人才,应该兼具文化素养与行为规范,亦即“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他强调“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再随机指点,并且还须“举一反三”,广泛联想相关事例,做个通情达理的人。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7、《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28、“质”就是质朴,没有修饰;“文”就是文饰,有修饰。不偏于一方,取“野”与“史”之中道称之为君子。

2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0、(周二)作为媒介消费者,我们与各种媒介形成了奇怪的社会关系

31、(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5、《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

36、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37、《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38、从心所欲:随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4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2、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43、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44、读经教育的特好消息。国家首个学历读经班毕业了。

45、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6、针对未来,要重视教育,在自己温故知新而学有所得时,认真教育下一代,包括学生、晚辈与部属,希望由此薪火相传,而使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

47、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48、古人看重孝道,所以圣人首先会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当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就不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因此对人进行十分严格的限制,而是说“游必有方”,表明如果确实需要去远的地方学习、办事,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去到了哪里。

49、树上卧只猴,树下蹲条狗。猴跳下来撞了狗,狗翻起来咬住猴,不知是猴咬狗,还是狗咬猴。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言我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时历千载,及至今日,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触类旁通,举一反学思相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俳不发”教学思想,依然不失思想光芒,积极的意义。

52、17) 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3、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曹伯阳没有接见孔子。在曹国稍作停留,到达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五十九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5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56、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他,君子就不居有;贫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摆脱。

57、后来读庄子的话,才明白“夏虫不可以语冰”庄子《秋水》。你跟夏天的虫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你如果问孔子,孔子一定说本来是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这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也是一种哲学。

58、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工作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59、水中映着彩霞,水面游着花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6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61、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6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6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64、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65、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66、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67、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68、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君子做事只需要晓以大义,小人则不同,需要动之以利害。

69、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