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68句精选句子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

1、8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

2、辰土官星为碍格的忌神,位于年支母宫,就有早年丧母的信息。辛金偏印临月干,被重水化泄,为后母悍妒之象。月令亥中甲木伤官,代表命主天赋、爱好、说话和表达思想的符号。伤官真神当令,为武艺,为清高,为革命,兆示命主有喜武的天性和高傲的脾气,且是个文武全才,天赋志向秀高。甲木伤官不透,且被大水沤坏,且有袅神盖头,秀气难以表达,说明日主幼年说话迟。命主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中年走食伤运透清时,则会秀气勃发,能言善辩。食伤也代表弟子学生,预示命主他日会有很多追随者。八字没有代表妻子的财星,故以食伤为妻。早运无碍食伤,便有早婚之象。但49岁后财星显露,且丙火坐冠带之地逆格,则会有丧妻之事。命理上以官煞代表男命的子女,八字中的辰土官星在丑运有助,寅运长生,恐怕要到卯运官星死绝时命主才会有孩子。    命主九岁行运。壬子运,比劫刚强,随性而来,打闹翻腾,上房揭瓦,龙溪先生说他是个“英毅凌迈,超侠不羁”的孩子。但子辰合水,去尽官星格更纯。命主之父为尚书,荫庇之厚,自不待言。12岁甲辰年,辰土忌神临太岁,辰辰自刑,辰乃癸水生库,其母郑氏病亡。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3岁乙巳驿马动,巳字填实不美,亥水冲巳,单人独马跑到居庸关、山海关游览,吊古思策。15岁丁未时,丁壬合成伤官,亥未也合成食伤,奇思异想就来了,屡次上书皇帝,献上自己的“平安策”,要求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又被老子斥为狂妄。因为未中有己土七煞,也有填实官煞之患,故皇帝对他的献策,并没当会事。同年,又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胸怀了经略四方之志。但家父亦认为他是狂妄的儿马,为了让这匹烈马悠着点,16岁戊申,戊癸合,去财得财,反而成亲。父亲便把他好友诸介庵(诸养和)的女儿娶进家门,给儿子上个羁绊儿。谁知新婚合卺之日,王阳明却闲逛到“铁柱宫”道观里,跟主持道士穷聊了一个通宵的神仙养生之术,静坐忘归,居然忘了他的洞房花烛夜。直到次日,其岳父带领一干人等将他“捉拿归案”。其天赋伤官的率性于此可见一斑。17岁己酉,辰酉合印,又化己煞,思想显露,是年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3、从现在的理论用词来说,“道心”就是真理,就是事物运转的客观规律,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天行有常”之“常”的内涵。因此王阳明解释说,“本注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含义就非常清晰明白了。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源有其自行运作的规律,不随人的贤恶而有所偏向。也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同一道理。

4、王阳明“龙场悟道”十分有名,但是龙场其实是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跟随王阳明一起来到龙场的人大都病倒,只有他安然无恙。王阳明在龙场受了两年的磨难,依然安康,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

5、  第二天,弟子诸生前来拜谢。王阳明对他们说,学习“狂者”之论,可使人从富贵声利中解脱出来,获得豁达开朗的心境。但是,如果只执着此论,不能落实于实践,极易误入淡漠人情世故、忽略人伦物理的歧途。如此一来,虽然强于那些庸俗之辈,但终究还是未得大道。所以,大家务必要在实践中精益求精,万不可“以一见自足而终止于狂”。

6、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孟子所说的心,超越生理和心理意义上,不是heart或mind,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孟子所说的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区别,使得人成为社会存在。

7、"虚知"很容易给人造成妄念,造就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以及愚蠢的狂妄之徒!

8、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扩展资料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9、 众所周知,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孝子。王阳明之所以说“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是为了让那对互相控诉的父子明白,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王守仁心学十六字)。

10、阳明先生继承孟子思想,阐明并发扬了“良知”之教。在阳明先生晚年有名的“天泉四句教”中,明确地提出了“良知”的内涵:

11、对于如何成圣?朱主张格物致知,学而后知,在一“修”字;阳明主张致知格物,悟而后行,在一“悟”字。朱主张从外出发,寻万事万物之理,而后着之于心,即穷理尽性;阳明主张从心出发,心明而后着于万物,即知行合一。

12、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在安顿人自身的心。人的生命为什么有问题?因为人的心是无限的。人都在时间中存在,每个当下都是带着过去筹划未来。人活在当下的方式是筹划未来,而未来是还不存在的。这表现了心超越现实的无限性,人的烦恼和精彩都从这里产生。我们需要应对的就是这个无限性。

13、生命不是因为尊贵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道家认为,掌握天道的方法,就是减去人为的因素。而道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14、心中的烦恼需要心来破。王德峰认为,年轻人现在不缺乏知识,不缺乏利用逻辑和符号的能力,而是缺乏对人生的基本信念。大学里应该补充通识教育,补充人文修养。智商高和有心并不一定是相关的。

15、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阳明先生应邀作序,写下《象山文集序》。这篇经典文章,之于心学,可谓正本清源。

16、一个人,若是真的用功,他人的毁谤或是欺慢,也会是一种磨炼,也是使自己的道德进益的机会。如果不用功夫,那么别人的毁谤就是登时将自己击垮的魔鬼。每一次外界的挑战,都是对本心修养的一次考验,是将其作为“进德之资”还是“魔”,就看自己的功夫了。

17、 有自知之明才能让我们明晓得失、看清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王阳明说,不知道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认扩充,却去强求他所不能知道的事,强求他所不能做到的事,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道自己是桀、纣心地,又如何能成就像尧、舜那样的事业呢?

18、再结合王阳明的其他神通,就更加让人相信这其中有着神秘的道理,这背后有着莫测的力量。

19、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20、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21、这几句即王阳明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知行是一体的,要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行”就已经开始了,只有切实展开行动,想法才能变为现实。亲自实践了,便是已知了。

22、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23、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24、人心无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那样深不可测。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高远、深邃,不能够无所不包,不能够海纳万物。

25、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谋划和行事都不要越过自己所处的地位。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26、心学不是心理学。心学开端于孟子。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孟子是儒家的继承者。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从仁学走向心学,是由孟子完成的。四善端是孟子提出性善论思想的一部分,端即端倪、苗头。荀子认为人之间有利益争斗,人性本恶。荀子讲的是生物性和自然性。人们为了防止恶意的利益争斗导致社会解体,发明了道德,即把利益纷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孟子的性善论,在心学的层面上。

27、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学问的根本,这个“志”不纯是从一己之私利出发,而是去除过度私欲,合乎“天理”,理即心。存天理,恢复本心,便是“立志”。

28、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

29、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30、何为诚?对这个字,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比如人们常说的做人要有诚心,做事要有诚意、讲诚信,自己要诚实,对人要真诚等等。

31、所以太多人把诚看得太简单了。我多次说过一句话,一切所谓的德,本质上都是道。诚,也是如此。

32、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

33、“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34、“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35、人身如一棵菩提树,人心像一块明亮的镜台,明净纯洁;要时时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不要让明亮的镜台,沾染上污垢尘埃(摒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在这首偈句里,心和烦恼是对立的;将修行看作对烦恼的拒绝,将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

36、诚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诚的基础是心清,众生则往往心浊。诚的反面是虚伪,众生却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诚,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3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8、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

39、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40、从理在何处看:朱的主张看似符合“常理”,却容易陷入理无穷尽的困境;阳明的主张看似简约,却时时刻刻立足于本心,立足于自我。朱之成圣之道,犹如禅宗北宗的“渐”论,渐修成圣,阳明之成圣之道犹如禅宗的“悟”论,参悟成圣。

41、一个念头生发出来,良知清清楚楚地自知,念头的善恶、是非,瞒不过自己的良知。

42、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43、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

44、阳明心学解读《大学》,朱子也解读《大学》,觉得朱子解读《大学》要比阳明正宗很多。阳明的格竹子,纯属对朱子"格物”的误解。阳明虽也辟佛老,其思维方式却完全是禅宗的,只是勉强与儒家之礼靠拢。阳明心学,实为儒学之背叛。其自创学说可以,只是不必顶着儒学的帽子,如此,反而瓦解了儒学。今日之新儒家,亦是挂羊头卖狗肉。儒学的生命力何在?不从众,提倡精神贵族,同时呵护常人的平庸需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心学以"致良知”提倡"人皆可为尧舜”,实则降低了圣人的标准,道德反而滑坡了。

45、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46、   丙辰大运,丙辛化水坏印,辰运忌神当道,辰辰自刑,大破了飞天禄马格,辰土又收众水入墓,则为其生死大限。49岁辛巳,丙辛合水,亥水冲去巳火,流年大吉。是年正德皇帝死了,新皇帝下诏封他为“新建伯”和“光禄大夫柱国”,以及“兵部尚书”,还赐给他岁支禄米一千石,三代并妻一体追封,给予诰卷,子孙世世承希。然而功高震主,古来如此。命主深知这一点,他赶紧上疏以病辞官,皇帝立准他回家养病。他回到家乡,集门人于白鹿洞,揭示“致良知”之说,完成了他的“心学”体系。随之又和弟子们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讲学。那几年,命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愉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

47、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4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9、“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

50、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51、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是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52、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

53、佛家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佛性。佛法,是释迦牟尼佛为了解决众生生死问题而施设的修行之道,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彻底地出离世俗世间(三界六道),了生脱死,而不是求得来生的福报。佛家所谓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不生不死的状态。人通过感官来感受万事万物,而不能直接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心来感受的。所谓尘世就是充满烦恼的世界,烦恼和智慧都来自于心,烦恼无法被拒绝,应对烦恼是修行的方式。修佛不要脱离现实世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绝,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风一吹,水就会起波浪,但是水不会因此增加而减少。烦恼影响我们的心情,心随烦恼而动是正常的,但却不应该陷入烦恼。

54、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55、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

56、  王阳明的高足钱德洪说:“先生之学凡三变,其为教也亦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关于王阳明求学和为教的阶段,学界亦有不同于钱德洪的说法。但不论是三变还是四变,实践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57、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

58、王阳明在这里解释“心”是什么意思,并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一是说“心”只有一个,即每个事物所对应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一个事物不可能有二个本质特性。二是说没有被人的感知和描述所歪曲而自然存在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也就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运行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当人心(人的感知)正好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也就是探知了“道心”。而恰如其分地得到“道心”的感知(人的感知),就是人之道心。假如并没有正确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却自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伪假的人之道心”,称之为“人心”。因此,王阳明说,事物其实没有三心,只有一心,程子老先生说过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虽然程老先生在语言解释上没有到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实际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而这其中的“道心”就是良知。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表现属性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以往先儒们所解释的、仅仅停留于事物表面的理论,即所谓的“理”。因此,“心”比“理”更进了一步,这也是王阳明天纵聪明之处。无怪乎最终获得儒家正宗曲阜孔家的承认,登堂入室。

59、高维,正是低维的折叠卷曲,维度越高则越接近究竟真实,维度越低便越如虚如幻。《金刚经》视一切相为虚妄,最高的悟境之所以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道理就在这里。

60、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61、道心惟微:道心是“大我”的展现,大我总能走在中道上,中道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过犹不及,唯有纯粹至极,才能行在中庸之道上。

6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63、“道心”是处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其抽象性高于“人心(这里指“人之道心”)”,也就是说“人心”之理也不脱“道心”之范畴。由此也可以理解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时,必须“去人欲,存天理”。就能理解“此心纯处天理之极”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高于一切其它属性”(摘自《暮初语录》)。

64、圣人之心,如明镜一般,没有不明和贪欲,依良知而行。常人的心如昏镜,“斑垢驳杂”,有太多的不明和贪欲,需“痛加刮磨一番”,才可达至良知。

65、“致良知”三字,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观点,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最终旨归。阳明先生曾对其子正宪言道:“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66、禅宗认为:功德在于“修行的所成”,明心见性,才有功德;福德只是善业善报,并非完全等同于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67、后者亦有诗为证:“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上诀,良知两字是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