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始搜索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49句精选句子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

1、但是,若把死亡拉近眼前,则情况将会大不相同。谁在面对死亡时,不会变得严肃些,认真思索应该如何抉择呢?“向死而生”的意义即是:由于面对死亡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活出自己的价值,这时的人才是“本真的”存在者。“本真的”一词在德文原意是指“属己的”(eigentlich),在本真的人身上,“存在本身”将会彰显出来。譬如小孩子说真话,让真理得以彰显。

2、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最大尊重和包容。

3、(11)金永译解:《周易》,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4、(8)《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8年,边码300—301页。(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

5、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6、(83)〔唐〕杨琼注,耿芸标校:《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28页。

7、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8、海德格尔从词源学上来考察“现象学”的意义。他说,“现象学”(phenomeno-logy)由两部分组成:一是“phainomenon”,意思是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在希腊文中,有时等于“存在者”,有时等同于“假象”,后者也是自我显示的一种方式,只是显示的不是自身;第二部分是“logos”,它的基本含义是“言说”,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综合这两方面的意义,“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

9、无独有偶,这种对男女关系备极顶礼的观点,同样也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为此,不能不从为中国思想家所极力标举的《周易》的“咸”卦谈起。王夫之谓“咸之为道,固神化之极致也”而“咸”卦之所以为中国古人极力标举,恰恰是因为它为我们指向了男女关系。因其为“男下女”的卦象,荀子称“易之咸,见夫妇”胡仲虎称“《咸》以少男下少女,又应之至者,故首下篇”韩康伯称“夫妇之象,莫美乎斯”王夫之曰,“卦以利用,则皆亲乎人之事,而唯咸则近取诸身”进而,有“身”则有“感”,故“咸,感也”这种“感”既是“感性”“感触”之感,又以其“有触而必通”乃此感彼应的“感应”“感通”之感。而“咸”卦为六十四卦中罕见的爻爻相应的卦正说明了这一点。尤值得注意的是,在“咸”卦中,这种“感”既通向“感应”“感通”之感,又通向“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89)的“感情”之情。故陆伯载曰,“故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情者,天地万物之真机也,非感,其何以见之哉”也正是从这种“天地万物之真机”的“情”出发,王夫之提出“男女相感于一旦,初不必有固结之情,而可合以终身”而这种男女间不可思议的“一见钟情”不正是陆氏那种“天机”的反映吗?

10、生存态指“此在”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可能性的面向未来的生活状态。“理解”是揭示生存态的主要方式。理解是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对现在的处境加以抉择,对过去的事件加以解释。本真的理解是“设计”(projection),它的德文词是En-twurf,意思是“抛将出去”。如果说,沉沦态是对世界的一种“归顺”,那么,设计则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它把自己的计划加诸世界,依可能性改变现实,让世界适应自己。非本真的理解表现为等待、观望和忘记,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未来所采取的敷衍了事和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

11、(59)王财贵主编:《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41页。

12、关于这种男女之情不可致诘的极致性,王夫之的解读最为精辟。他释《周易》“咸”卦之“感”时指出:

13、(12)王财贵主编:《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38页。

14、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一样,所以导致他们的方法论也会存在着和一定的差别。相信大家都很受益海德格尔,我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我们就会接触到海德格尔的一些观点以及主张,海德格尔在整个哲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他把探究世界的本源的问题转移到了人的身上。

15、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16、第二点说明了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另一个不同点: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是一个类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存在者。海德格尔之所以把人称作“此在”,意在说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者,除了存在之外,“此在”一无所有。“人”在生物学上是一个属的概念,但“此在”却没有种属。从存在论的角度看,“此在”不是人类的一员。海德格尔说,当谈及“此在”时,只能用单称人称代词“我是”、“你是”。每一个“此在”都是一个单独的自我。但海德格尔并不否认人的日常生活的公众性。他区分了“此在”的存在的两种状态: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状态。本真的状态是自我的真实存在,非本真的状态是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所掩盖的个人存在。但是,按照他对现象的解释,假象也是一种显示;同样,非本真的方式的掩盖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显示,只不过是不完全的、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显示。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现实的条件下,不能离开日常生活来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意味着,只有通过非本真的状态,才能达到本真的状态。海德格尔的方法正是遵循这一途径,通过对大量的日常生活现象和心理体验的分析,揭示“此在”的本真存在。

17、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18、如果说焦循情的学说是一种“以《易》释情”的学说,那么,戴震情的学说则以“以仁释情”为其最大特色。然而,无论是焦循的《易》还是戴震的“仁”,其都是以“欲”为根基、为原型的。戴震谓,“出于身者,无非道也”“道者,居处、饮食、言动,自身而周于身之所亲,无不该焉也”一旦肯定了身的地位,也就意味着肯定了“欲”的地位。正是由此出发,戴震提出“人与物,同有欲,欲也者性之事也”提出“由性之欲而语乎无失,是谓性之德”提出“理者,存乎欲者也”也正是由此出发,戴震才强调“恻隐之心”出乎“怀生畏死”之欲,力辟老氏、释氏的“无欲”,声讨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以至于对所谓“理欲之辨”的批评业已成为其学说当仁不让的主题。但是,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戴震心目中真正的欲,并非一己之私欲,而是一种遂己之欲亦遂人欲的“互欲”。故在《原善》中戴震写道,“遂己之欲,亦思遂人之欲,而仁不可胜用矣;快己之欲,忘人之欲,则私而不仁”,“欲不失之私则仁”同样的表述亦出现在他的《孟子字义疏证》里。他写道:“人之生也,莫病于无以遂其生,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欲遂其生,至于戕人之生而不顾者,不仁也。”(67)与焦循完全一致,戴震也认为,这种既遂己欲又遂人欲的“互欲”,既是“仁”,也即人我一体之“仁”,同时又指向了“情”,也即“以情絜情”之“情”。故戴震指出,“在己与人皆谓之情”声称“生养之道存乎欲者也,感通之道存乎情者也”乃至所谓“通情遂欲”被他奉为至上圭臬,乃至整个仁学被他视为一部地地道道为“情”正名的学说。

19、特别重要的是,因为对我们的存在的不明确的理解是我们这种存在(存活)的组成部分,我们人类可以通过研究对存在的理解(和缺乏理解)来研究我们自己这种存在。因此,海德格尔(1927)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现象学方法,因为它旨在阐明我们对存在的理解的基本结构。海德格尔(1927)的现象学方法试图把我们未提及的一种理解带入主题显性之光中,(这一理解是)关于我们对自己是可解的。

20、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21、我们知道,海德格尔反对从柏拉图开始的传统形而上学,认为两千年来哲学家们虽然经常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存在”问题,然而却总是把“存在”(Sein)和“存在者”(Seiende)相混淆,从而陷入了对存在的“遗忘”之中。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总认为存在应该是“什么”,而对存在本身却弃之如敝履。事实上“存在就是存在”,它地地道道是一种“超越”(transzendenz),“存在既不是上帝,也不是世界的基础。存在比存在物更广阔,比任何存在物(无论动物、艺术作品、机器,无论天使和上帝)更与人相近,存在是最亲近的。”研究“存在”不是研究它“是什么”(what),而是研究它“何以是”(how)。而这里所说的“超越”就是指从“有”到“无”的超越:“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海德格尔认为这个问句可以防止我们“只直接去追问那毫无疑问已摆出来的在者”,而“不去追问已经进一步追求的确在起来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无”。“无”与在者一样,都存在着。正如一座希腊神殿,它虽是一座建筑,却把“生与死,祸与福,凯旋与耻辱,坚久与衰败的命运形态展现在人类面前”,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有的在者——神殿本身,而且看到了在者后面的“无”——一个“历史民族的世界”。

22、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

23、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24、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25、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远远不象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概念,关于存在有很多问题至今并没有搞清楚。

26、1936年起,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力》。

27、存在是最普遍的本质共性、一般的形而上学概念,那可并不就等于说:它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用不着更进一步的讨论了。

28、海德格尔需要一套新的概念机制来刻画这种关系,于是他提出了两个概念,Vorhabe和Vorgriff。在《存在与时间》中,这被进一步发展为理解的前结构,三个元素(先有、先见、先行把握)。……Vorhabe指的是生活,而Vorgriff是对生活的理解,也就是理论。当海德格尔用Vorhabe和Vorgriff分别取代了生活和理论时,它们之间的对立也就消解了,两者统一于诠释学的先行结构之中。

29、借此,海德格尔就提出了生活存在论。前面曾经指出,在生活与存在之间是有着对立的,一个是最最具体的东西,一个是最为普遍的东西,然而,通过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已经明确,生活本身就通往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指出,我们要挖掘出生活的存在特征。既不能停留于体验生活而放弃对生活的理解,也不能执迷于对生活的理解而遗忘了生活本身,而是在生活与理论的辩证运动之中把握生活。这就是海德格尔式的生活哲学、或者说生活存在论的要义。

30、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31、(16)(21)〔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下,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609页,第617页。

32、在古希腊哲学中,“神”的原意是“观看”。与此同时,柏拉图的理念(idea,idein)也是从“观看”一词演变而来,最高善就是最高的观看。而这一形而上学的上帝概念逐渐与基督教的全能神结合在一起。精通哲学史的海德格尔追溯了希腊思想的罗马化进程,在那里,亚里士多德的“隐德莱希”变成了现实性这一范畴,与之相随的是,作为显现和消散之双重统一的自然(physis)演变成了谋制(Machenschaft)和支配(Herrschaft)。

33、在这里,我想指出海德格尔的一个洞见。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对于理解海德格尔非常关键。在海德格尔的教授就职演讲《什么是形而上学》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形而上学就是此在。在这里,此在指的是人的超越性。用此在来刻画人,这就表明,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后来,在两卷本《尼采》中,海德格尔又从康德那里借用了这个命题。他说,形而上学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在一点被尼采所强化。尼采认为,人既有自我保存的趋向,又有自我超越的倾向,这就是价值的二重视角。

34、“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与存在物沟通起来,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所做的存在论分析,是存在论的基础与入门,因此被称作“基础本体论”。《存在与时间》一书原来的计划是通过基础存在论来阐明存在的一般意义,但实际上只完成了基础存在论的部分。海德格尔心目中的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论始终未能建立,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思想的完整性,因为基础存在论自成体系,而且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最有新意、最为深刻的精华。

35、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叫思想?》

36、……最普遍的概念是什么,是存在。因为它无所不在,比如这张桌子,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表述转换,“这张存在着的桌子”。任何一个概念,都是混合了形式的成分在里面的,比如桌子,就混合了“存在”。在这里,桌子是质料,存在则是形式。所以,诚如海德格尔所说,存在的普遍性就在于它隐藏在任何地方。那么,是不是这样就把存在作为最高概念呢?如果按照传统的普遍化方法,的确如此,存在是不可定义的,存在已经是普遍化的终点了。但如果把存在作为形式显示的哲学概念,那么,结果就不同了,这时候,存在恰恰是开端。海德格尔的任务在于,把存在开展出来、实现出来。所以他发现了时间。时间是存在之开展的视野。要把一个东西开展出来,就像让一颗种子生长起来,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时间的含义。

37、(99)(100)(101)汤志钧校点:《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54页,第154页,第347页。

38、在早期海德格尔那里有两个关键词:生活和理论。理论被刻画为生活的反面……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个对立是一个流行于当时的哲学界的对立,而不是海德格尔独特的见解。新康德主义、胡塞尔那里,都能找到这个对立。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这也是一个贯穿着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对立,它被标示为“两个世界理论”,也就是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立,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最早的模本体现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之中……在那里,理论是不变的、稳定的、普遍有效的,而生活则是流动的、灵活的,因此只能作为理论的影像。这一柏拉图主义的“叙事”一直到19世纪才被颠覆,通过尼采和马克思的思想努力,理论的优先性被打破了……原来讲的是理论的优先性,现在则是讲生活对于理论的优先性。

39、《存在与时间》是对“存在的意义问题”的一种调查(第19页)。海德格尔(1927)通过存在者的存在,指出它们作为存在的可解性或可理解性。那个海德格尔选择去询问关于它的存在性的存在,是人的存在(此在),与询问它的存在性的那个存在是同一个存在。海德格尔(1927)用一句著名的话解释了这一选择:

40、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

41、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42、按海德格尔原来的设想,《存在与时间》所完成的“基础存在论”只是一般存在论的基础和入门,虽然后期海德格尔放弃了建立一般存在论的构想,但仍继续思考存在的一般意义的问题。他不再由“此在”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从真理、语言、艺术和技术等新的视域,显示存在的意义。此时的海德格尔的思想海阔天空,自由驰骋,他的语言似乎是从他的内在体验里迸发出来的,充满想象力和不可捉摸的韵味,而又有词源学解释的依据。

43、……最为费解的是“行为之拥有的当下存在”。在这个表述中,关键词又是“拥有”和“存在”。要知道,这两个词是相对的。一般来说,“拥有”表示的是一种所属关系,“谁”拥有“什么”。而“存在”则表示某种范畴关系,人是动物,“什么”是“什么”。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谱系中,两种关系一纵一横,共同建构出整个范畴体系的秩序框架(Ordnungszusammenhang)。但海德格尔这里所说的“拥有”和“存在”显然有所不同。此处的“拥有”是行为之“拥有”,也就是某种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的“如何”,恰恰体现为行为的关联意义,而这种关联意义,又构成行为之具体实行的开端和本原,是形式显示中的“形式要素”。在此,形式或者形式的东西,意味着某种决定性的东西,尽管是空洞的,但它不是任意的,而是规定着方向,是指示着的、约束着的。形式要素乃是规定之开端,具有开端特征。并且,对这个形式开端的理解越深刻,对它的展开和具体化也就越丰富。但是,仅仅有这个开端是不够的,开端仅仅是某种潜能,但这种潜能尚且是非本真的,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行,才能进入本真之中。而这种实行,指的就是“当下存在”。此处的存在当然应该理解为“去存在”,在每一次“去存在”之中,“行为之拥有”不断得到通达、居有和保持,从而,“拥有”变成“存在”,“非本真”变成“本真”。在此,海德格尔并不是说,要把关注的焦点从关联意义转移到实行意义上,相反,他的意思是,只有在具体的实行之中,关联意义才能得到保持,而不变成理论化的关联意义。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保持”就是死死地抓住某个东西不放手,海德格尔却认为,保持是在不断的更新和实行之中才能实现的。通达和居有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保持,因为人对于已经拥有了的东西,总是害怕失去(海德格尔说,失去也是一种拥有啊!),结果就死死抓住,最终东西就成了现成的东西(前面所讲的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不就是如此吗?),而这恰恰是沉沦。

44、那为什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呢?他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作了解答。

45、人们对存在的意义岂止是“茫然失措”,它在历史中已经被遗忘了。表面上看,全部的西方形而上学都在谈论“存在”,但实际上,人们谈论的只是“存在物”,人们忘记了“存在”和“存在物”之间的“存在论的区分”(ontologicaldifference)。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出了“存在之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个存在论的问题,但却做了不正确的回答。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存在”(Being)与“存在物”(beings)这两个概念:“存在”的意义是过程,是动词(tobe)的含义;“存在物”的意义是实体,是名称的含义。只是在自我显示的过程中,一事物才进入存在状态,获得一个存在物的具体名称。然而,亚里士多德却把存在物看做是“存在”的基本意义,用实体及附属于实体的性质来定义存在,把存在论归结为本体论。更有甚者,他通过四因说、物理学等途径,把一切实体存在的终极原因和最初动力归结为神,神学于是成了第一哲学。海德格尔把西方形而上学通称为本体论—神学传统。根据这一传统,实体之间只存在着等级差别,人是各类存在物中的一类,所有实体皆因与最高实体的关系而得以存在,人也不例外。

46、易言之,王夫之认为,男女相感及相感之情不过是生命生生不已的指称,其已被赋予了终始无穷、出神入化的“内在超越性”的禀性。唯其如此,才有了中国古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之大哉问;唯其如此,才有了古代情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常恨;唯其如此,才有了汤显祖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06),冯梦龙所谓“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107)万物生于情,死于情,人与万物中处一焉……人而无情,虽曰生人,吾直谓之死矣”(108)等等被反复申说的情的超越生死之论。故也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情人间的“惊鸿一瞥”中、“心有灵犀一点通”中,不仅感受到那感天动地的“无物似情浓”,而且就像“速”之“咸”卦直接着“久”之“恒”卦那样,感受到“刹那即永恒”,生命的一分一秒就是它的一世一生,时间中的每一刹那即代表了亘古的永恒。

47、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48、海德格尔经常讲“现象学诠释学”……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有别于胡塞尔的关键在于,他发明了形式显示的方法。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探究,到底何谓形式显示……